• 25阅读
  • 0回复

茶歌乡曲唱新风——江西文化建设见闻之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2-08
第8版()
专栏:访问记

茶歌乡曲唱新风
  ——江西文化建设见闻之一
  本报记者 缪俊杰 李彤
春节前夕,我们来到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江西。省委书记万绍芬同志在会见我们时说:“欢迎你们来江西看看。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我们江西一边发掘自然资源,一边打开精神宝库……”于是,我们沿着赣江两岸,从首府南昌到赣粤边区,从安源煤矿到共青新城,去寻访江西人民怎样“打开精神宝库”的。
我们驱车来到赣中秀江之滨的宜春市。宜春采茶剧院还披着节日的盛装。原来,江西省首届农民戏剧节刚刚在这里闭幕。
近年来,江西的群众业余戏剧活动蓬勃发展,三千多个业余剧团和民间艺术团体遍布全省各县,业余演职员达七八万人。业余剧团不要国家负担,不计条件优劣,不怕苦不怕累,积极主动地送戏上门,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在首届农民戏剧节上,来自十个地(市)的代表队,演出了采茶戏、赣剧、马灯戏、方言独角戏、轻歌舞剧等三十多个节目。南昌采茶戏《借匾》,抚州采茶戏《断地基》、《审父》,永修地方戏《放生记》,吉安采茶戏《苗县长逛墟》、《鱼鸭案》,赣南采茶轻歌舞剧《蜂花恋》等都是受到好评的剧目,它们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乡土特色感染着广大观众。
观众在欢悦的笑声中受到教育和启发,是景德镇市乐平镇业余剧团演出的乐平马灯戏《酒烧心》取得的积极社会效果。这出戏通过夫妻二人对待酒中掺水的不同态度所引起的家庭风波,揭示了勤劳致富和损害消费者利益两种思想之间的矛盾,赞美了八十年代新农民的精神风貌。宜春地区代表队演出的高安采茶戏《美乐,美乐》,以轻快的喜剧形式展示了科学方法胜过守旧意识的必然趋势。从这作品所展示的矛盾冲突中,人们体验到时代脉搏的跳动。
拿起工具能干活,登上舞台会演戏,是参加这次戏剧节的农民演员的一大特点。在《苗县长逛墟》中饰演女县长的刘伯平,是吉安地区一个十八岁的农村妹子,她嗓音圆润脆亮,表演细腻动人,感情真挚,朴实无华,准确地把握了人物性格。临川县的李玲珠,是个有二十六年演出经验的业余演员,扮演过十多个不同性格、不同年龄的角色,多次获奖,被同志们戏称为“业余明星”。在《借匾》中扮演男主角的魏福利,是南昌郊区一家村办塑料厂的厂长。高安县业余演员彭海生为了演好《美乐,美乐》中的剃头匠“快三刀”,先后向五个理发师傅请教理发技艺,在设计角色的性格和身段动作时获益非浅。
农民演自己,演得声情并茂;农民写自己,写来得心应手。南昌市郊区农民作者龚千云写出了《借匾》,这是他在完成村财务工作之余,勤奋从事创作的结果。萍乡市郊区的女青年芦洁文能编善演,既是小喜剧《一个银毫子》的作者,又是剧中的主要演员。农民戏剧节上演出的剧目,都是这样的业余作者创作的。
农民戏剧节期间,上饶、宜春、抚州、萍乡等代表队带着剧目,到宜春市郊的乡镇和垦殖场演出。每次演出前,蜂拥而来的农民、农工早早等候在剧场,为欢迎演出队而锣鼓鞭炮齐鸣。演出后,围聚在一起的农民说:“农民演出的戏,里面的人物我们熟悉,事件我们了解,这样的戏我们爱看。”
农民业余演出的成功,使前来观摩的一些专业戏剧工作者思考这样的问题:应该下决心向农民学习,深入生活,争取搞出无愧于人民的新的作品来。(附图片)
江西上饶地区代表队演出的《梁站长请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