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更装·造血·换貌——厦门经济特区印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2-09
第2版()
专栏:

  更装·造血·换貌
  ——厦门经济特区印象
  本报记者 李仁臣 张铭清
两年前的今天,邓小平同志视察厦门经济特区,写下了“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的题词。两年过去了,特区的建设者们以什么样的成绩回答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呢?鹭岛以什么样的姿容迎接远方来客呢?
春节前夕,我们来到厦门。令人欣喜的是,这里的市政建设和基础设施正在更装,工厂企业正在造血,人们的精神面貌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

历史上,厦门曾有过两次开放:一次是主动开放,从十六世纪初开始,厦门就同西方国家有了贸易来往;一次是被迫开放,在侵略者的炮口下辟为通商口岸。历史条件和地理位置使之成为贸易中转商港,经济活动的通道。解放时仅有六百多产业工人的厦门,今天金融贸易等商业机构竟达二千一百三十多家。
解放后,在台湾海峡风波迭起的岁月,这里建设步伐缓慢,比沿海其它地方显得闭塞了。直到五年前,中央确定设置厦门经济特区,尤其是小平同志视察、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岛的近两年,各项建设才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更装”的步子大大加快了。
如今,在绿树掩映的街市,幢幢新楼拔地而起,吊车铁臂下,排排新居迎风而立。昔日宁静的小村庄,变为有十九家工厂的湖里工业区,高级酒店、生活区及配套设施错落有致。
厦门市副市长、工程师陈植汉告诉我们:前年,全市施工面积二百三十多万平方米,竣工近九十万平方米。去年,施工面积三百多万平方米,竣工面积一百万平方米。
城外,可以起落波音737、三叉戟的国际机场于1983年10月通航后,又在扩建中,厦门航空公司去年已购机营业;
东渡新港四个新建的万吨级(其中一个是五万吨级、三个是万吨级以上)深水码头,第一期工程已经完成,港口吞吐能力增加一倍;
扩建铁路客运、货运站,拓宽出岛公路,增加疏通能力,初步形成海陆空立体交通网;
万门程控电话引进之后,不仅可直拨国内各大中城市,与美、日及香港通话与市内通话一样,大大加快了经济活动的节奏;
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路子从抓基础设施入手,扎扎实实地改革投资环境,为发挥特区的窗口和扇面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我们驱车在施工中的莲花新村的楼群中穿行的时候,市长邹尔均介绍说,现在人均住房面积达到七点六平方米。邹尔均满怀信心地说:“本届政府到1988年任期满时,可以达到人均十平方米。”

如果说更装是加强了厦门的骨骼的话,那么给岛内五百八十八家老企业的血管里换血,对特区的经济活力和发展速度则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984年,厦门用于老企业技改的资金由前几年平均三千三百多万元增加到八千多万元。去年,在受到技改规模压缩影响的情况下,全市国营、集体企业的技改资金仍达一亿元。近两年技改投资等于前五年的总和。
造血的经济效益很快反映在财政收入上:1985年全市财政收入达三点九亿元,比1980年的一点九亿元增加两个亿。由于老企业生产、设备、厂房等条件得到改善,去年来厦洽谈合资合作项目的外商增多,一年签约一百五十二项,投资二亿七千九百多万美元。
以优质产品、拳头产品为龙头,有计划地引进先进技术,进行全行业的技术改造,是厦门老企业换血的一个显著特点。纺织行业从原料涤纶切片开始,到西装、高级衬衣生产线,其间的涤纶长丝、化纤织造、漂染、后整理、针织这一条“血管”又造出了新“血”,使只有五十年代水平的纺织业一下子跃进到八十年代水平。塑料行业的“血管”经过引进技改后,正向以塑代木、代钢、代纸的深度进军。厦华电子公司引进的模具、注塑等基础元器件设备;印刷行业的中高档制版和高级彩印生产线;投资五亿多元的感光材料及新型建材等行业,正在形成高起点、外向型的新行业。
新鲜血液的循环,把营养送进肌体,产生了活力。厦门在引进设备的同时,通过对先进管理和技术的消化吸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更装、造血是有形的,人们容易看到,相比之下,思想方面无形的东西往往引起人们的忧虑:开放姓“社”还是姓“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不会变成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资产阶级思想潜移默化究竟到什么程度?这些问题,特区外的同志甚至比特区内的更关心。要回答这些问题,还是让事实来说吧!
以前,企业躺在国家身上,从原料进到产品出,统购包销。窗户打开后,视野开阔了,差距显示出来了。企业要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站住脚,没有竞争和拚搏不行。形势逼得人们去适应更复杂的环境。办好一个企业,干好本职工作,成为一个方面的行家里手,为国家创造更多的价值,成为许多人深感荣耀的事。当然,在展示自己的雄心的同时,人们并不讳言对自身正当物质利益的追求。
在义与利的抉择中,有极少数人选择了后者,但是绝大多数人选择了前者。厦港旅游公司是合资企业,工作人员实行合同制,“来去自由”,但是,他们在工资水平比其它合资企业低的情况下,至今没有出现因为待遇偏低而辞职高就的情况。
开放给人们带来的压力,几乎是所有的人都感到了。随着企业向生产经营型的转变市场竞争观念的增强,劳动用人制度的改革,人才和知识“涨价”,正象经济规律在起作用一样,知识规律支配着人们去提高能力,掌握知识。厦门有五万五千人在夜校学习,工人坚持业余学习的超过46%,每到夜晚,全市三十多所中学教室灯火辉煌。
“畏惧失败才是可耻。”这是陈嘉庚老先生倾资兴学的一句名言。用于他老先生家乡正在进行的开放和改革同样恰当。几年来,厦门特区经过更装、造血、换貌的实践,已经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吸引力。厦门市的同志并不讳言他们在改革、开放中有过的挫折和失误,他们敢于在前人没有做过的事业中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前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