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新开虎步,再展鸿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2-10
第4版()
专栏:

新开虎步,再展鸿图
邓云乡
“老牛”退去,“猛虎”迎来,公历一九八六年元日刚过,农历——自然也可叫“阴历”、“夏历”——丙寅年的正月初一,现在应该叫“春节”,这个万民欢乐的节日又到来了。
二三十年以来,早已习惯于不大讲究人情来往,对于什么“贺年片”之类的玩艺儿,似乎早忘记掉了,到了近几年,才又时兴起来。前两年,几位国内外的老朋友,大老远地寄来了贺年片,有的中西合璧,古今皆宜,写着什么“圣诞好、新年好、春节好”,一塌刮子全包括了。来而不往非礼也,人家寄来,我要回敬,但我事先未想到,常常收到之后再回敬,往往新年已过,不过好在还有“春节”,春节前寄到,总也不算失礼。况且古语说过:“行夏之历”嘛,公事上用公历,私人友谊上保存一点传统民族风俗的感情,不是也很好么?以示其不忘根焉!
今年我动得早,可能是“虎”的感应吧。忽然想到“虎虎有生气”这句成语,便托忘年之友王运天兄刻了一方图章,蒙他赏脸,很快刻成了。我用友人送的一札水印宣纸信笺,写了一个草书“一笔虎”,先用墨笔写,后改用朱笔写。
最后我盖上那方新刻的“虎虎有生气”的图章,又在右上角盖了一个椭圆形的“寿”字章,再写上“恭贺新禧”字样,写上姓名和“鞠躬”二字。这样我的“丙寅虎年”的贺年片便算制成了。赶在年前寄了出去,既祝贺了新年,也祝贺了春节。对于过圣诞节的朋友,因为圣诞老人从我小时候,就不曾来看过我,只好说声抱歉,请原谅了!
我很赞赏这方“虎虎有生气”的图章。为什么呢?因我想到有关“虎”的语句太多了。记得小时候,刚刚认识了这个“虎”字,没有多久,便开始读书了。读了一篇《苛政猛于虎》的短文,学时,老师教一句,我读一句。什么“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什么“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什么“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等等。当时幼小的我,一边读,一边似有一种莫名的哀愁和恐惧感,似懂非懂地压抑在稚弱的心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每一忆及,情景仍历历如在目前。
因此,今天我想到“虎”,决不愿再重复童年的记忆,而只愿祝福“虎虎有生气”的今天和未来!生气——是不受年龄限制的。
九十岁的陈兼与老先生给我寄来梅红贺柬,亲笔书告辞云:
“新开虎步,再展鸿图!”我愿以此祝贺祖国的春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