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在世界屋脊上飞行——我军直升机在西藏高原首次空运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2-12
第4版()
专栏:

在世界屋脊上飞行
——我军直升机在西藏高原首次空运纪实
何立武 陈会玉 强志伟
驻守在西藏墨脱的边防某部队,因山坡塌方、道路中断,在去年大雪封山前尚未得到越冬给养,干部、战士没有越冬棉衣,粮食、药品也即将用完,驻地附近藏族群众生活必需品也极为紧缺。情况十分危急。
边防战士和藏族群众的困难,牵动着中央军委和各级政府领导同志的心。西藏自治区和成都军区的领导同志紧急研究各种救援办法,并请求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给予支援。军委领导同志立即作出决定:派出我军新型直升机,尽快进藏援救被困军民。
受命担负进藏救援任务的某部运输团直升机分队,立即进行了准备工作。1985年12月12日,三架新型直升机沿着青藏公路飞抵拉萨贡嘎机场。另一架则用国产运八飞机空运进藏。正在西藏的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副委员长和西藏党、政、军领导仔细地观看了新型直升飞机,高兴地说:新型直升机在西藏高原飞行,对西藏长治久安有深远的影响。
西藏高原的高度一般在海拔四千米以上,空气稀薄,气压较低。机组人员高原反应强烈,有的头痛、呼吸困难,吃不下东西。但是,他们没有一个叫苦。各机组立即开始紧张的高原山谷飞行训练,摸索直升机在高原飞行的经验。
12月20日,四架新型直升飞机转场到西藏南部边城林芝,准备以林芝作为基地进行救援工作。
从拉萨到林芝,要飞越六千多米高的加查雪山。这是此次高原飞行的第一道难关。直升机平稳地向东南飞行着,最前面一架飞机的驾驶员是运输团邢喜贵团长,副驾驶员是藏族飞行员。机内乘坐着总部装备技术组人员,装载着救援器材。飞机沿着加查雪山山麓急剧爬升,发动机已加到最大功率,排气温度接近最大限定值,而飞行速度却逐渐减小。这时,直升机已接近升限飞行,操纵稍有失误,后果不堪设想。由于驾驶员沉着、熟练的操纵,终于平稳、安全飞抵林芝。
12月21日,晴空万里,一望无际。两架直升机发出震耳的轰鸣,先后起飞,结伴沿山谷往南飞行,首航墨脱。二十分钟后,飞机开始爬升,准备翻越喜马拉雅山东段的多雄拉山口。雄伟的山峰呈现马鞍型,北端高七千七百五十五米,南端高六千零七十五米,鞍底四千二百米,宽三千米。山口是南北的冷热气流交汇地,常常产生大气紊流。气象极为复杂,随时危及飞行安全。
飞机爬高到五千五百米,飞临山口上空。多雄拉山裹着厚厚的冰层,在阳光下十分耀眼。由于事先有周密的飞行预案和处置措施,飞机平稳地飞越了多雄拉山口。
越过山口,飞机沿山谷向东南飞行。这里谷窄、坡陡,稍一不慎,很容易撞山。按照预案,飞行员操纵直升机按“之”形航迹下降高度。四十分钟后,飞行员们看到宽阔的雅鲁藏布江河岸。不一会,直升机在墨脱的一小块草地上平稳着陆。在海拔六千多米的西藏高原上,第一次直升机空运成功了!墨脱军民看到直升飞机送来的给养时,激动得热泪盈眶,紧紧地握着总部人员和机组同志的手,一再感谢党中央、中央军委对边防军民的关怀。首航成功以后,空运连续进行。截至今年1月1日止,四架新型直升机共运输各类物资八十四吨,圆满地完成了中央军委和总部交给的救援任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