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关于散文的信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2-12
第8版()
专栏:我与散文

关于散文的信息
谢大光
河南《散文选刊》的同志来信说:“86年,河南的几个刊物,包括畅销的《传奇文学选刊》,订数都跌得很厉害,唯《散文选刊》增加了二万四千份,很是鼓舞人。”在此之前,我已得知,另外两家散文刊物——《散文》月刊和《散文世界》的订数,今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回升。可见,河南来信所告,并非孤立现象,这是读者心理正在发生变化的征兆。
曾几何时,我们的文艺出版物刮起一股“武侠热”,无论期刊小报还是书籍,只要有此内容,动辄发行几十万、上百万,真可谓“书不在精,有侠则灵”。于是,逐利者竞相仿效,推波助澜,造成一股“以侠致富”的邪风。
人终究不是金钱的奴隶,除了物质生活的追求,还需要美好的思想感情的营养,诸如:理想、信念、友谊、爱情等等。人们在文学作品中所希望得到的,正是这样一些美好的思想感情。问题在于,只有真情实感,才可能具有美的素质。过去一些作品中的胡编滥造、虚情假意、故弄玄虚、空话套话……已经败坏了文学的声誉。在当前出版萎缩的形势下,一部分读者转而爱好散文,正是反映了这样一种求真的心理。以此为征兆,可以预测,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一些以写真为本的文学样式,如:报告文学、传记文学、纪实小说等,将会拥有越来越多的读者。
在众多文学样式中,读者注目于散文者,正是在于一个“真”字。散文固然以写真为长,而表现在其他文学样式中的虚假现象,在散文中也并非没有反映,只不过散文是一种赤裸裸的艺术,装不得假,稍有矫情,便味同嚼蜡,不可卒读。
除此之外,“真”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有生命的,会发展变化的;它的内含既有空间上的层次不同,又有时间上的阶段之分。人们对于真的追求,也是在发展的、变化的。我们的散文应当和现实生活同步,和人们对于真的追求同步,不能仅仅停留在一种凝固的古董般的真实感上,要有江河湖海奔腾不已的真实感,要有日月星辰昼夜行天的真实感,要有当代人在各个领域探索奋进的真实感。否则,读者对于散文的希望,也会渐渐转化为失望。
这就要求我们的散文放开眼界,敞开胸怀,去表现当代人所关心、所议论、所思考的一切;这就要求我们的散文在求真中发展革新,突破固有的格局,丰富传统的表现手法;这就要求我们的散文作者和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忧乐。我们的散文只有紧紧地拥抱生活,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