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不铺大摊子 少用固定工 走招标承包新路 锡铁山矿基本建设又快又好 将提前半年投产,为国家节约基建投资三千万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2-15
第1版()
专栏:

不铺大摊子 少用固定工 走招标承包新路
锡铁山矿基本建设又快又好
将提前半年投产,为国家节约基建投资三千万元
新华社西宁2月14日电(记者孙宁海)青海锡铁山矿务局从国家利益出发,努力探索在偏远地区开发矿山的新路子,使基本建设又快又好,矿山将提前半年投产,还能为国家节约基建投资约三千万元。
锡铁山矿地处柴达木盆地北缘,周围是戈壁荒漠。如果按常规建矿,至少要有五千职工的编制,需要修建大片家属宿舍。但是等到二、三十年后矿石采尽工程转移时,不仅大量职工要重新安置,宿舍也会严重浪费。1983年,胡耀邦同志在视察柴达木盆地时指出:“新矿要走新路,新事新办。”根据这个指示,锡铁山矿务局领导班子研究决定,打破建矿的常规,不铺大摊子,少用固定工,走招标承包的新路。
把承包原则贯穿于矿山建设的全过程。矿务局分别同内地一些厂矿签订了合同,由承包单位担负矿山生产的主要任务。这样做,大大减少了矿山的固定职工,减轻了矿区养老养少的负担,节省了修建家属宿舍等基建投资约一千三百万元。由于利用了内地的人才和技术优势,还加快了矿山建设速度,预计投产后每年可节省经营费约二百多万元。
在组织外部承包的同时,锡铁山矿务局还在下属单位中对部分简易工程分别实行了内部自营承包、自负盈亏和费用包干,打破企业内部的大锅饭,节省了大量开支,有效地提高了经济效益。矿务局基建处承包了尾矿设施工程以后,精心组织施工,比外包工节省投资一百二十五万元。有个一百多人的小矿亏损多年,从1984年开始实行吨矿工资含量包干的办法,工人的积极性大增,矿石开采量两年里猛增七倍多,去年生产铅、锌金属量达七千多吨,相当于一个中型矿山。生产的大发展不但解决了职工的工资、奖金等费用,还向矿务局上缴利润二百万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