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圣人”梅乌拉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2-16
第7版()
专栏:今古人物

“圣人”梅乌拉那
艾果
土耳其大部分位于小亚细亚,境内多山,平地狭少。但地处国家腹地的科尼亚一带却属罕见的例外,这里平原广阔,良田无际,加之气候条件优越,素有土耳其“粮仓”之美称,历来为小亚细亚的重镇。公元十一世纪至十三世纪在西亚显赫一时的塞尔柱苏丹国曾建都于此,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该苏丹国鼎盛时期出现的“圣人”梅乌拉那,更为科尼亚增添无限荣耀。
梅乌拉那·杰拉莱汀·卢米,1207年出生在位于今日阿富汗境内的霍拉桑国,是文豪巴哈艾丁的次子,因异国军队侵入,自幼随父西迁,颠沛流离,客居他乡。1228年,求贤若渴的塞尔柱苏丹凯依库巴德慕名亲邀巴哈艾丁来科尼亚执教,梅乌拉那一家遂获安居的第二故乡。三年后巴哈艾丁长逝,弟子一致推举年仅二十四岁的梅乌拉那继承父业。
梅乌拉那聪明过人,勤奋好学,不凡的经历使他知识广博。其父曾预言,梅乌拉那必将远胜前人,前程无量。梅乌拉那果然不负众望,他在学术上使其前辈黯然失色。他有极高的文学造诣,巨著《买思内维》和《迪瓦尼·凯比尔》分别用二万五千和四万对诗组写成。他是语言的大师,作品多用波斯文和阿拉伯文撰写,还通晓印度文、希腊文等。他多才多艺,研究过古希腊哲学,专攻过天文、数学,对音乐、舞蹈也颇有一番造就。在伦理上,他主张以仁爱待人,认为这是先知之道。梅乌拉那开创了土耳其文化的崭新时代,从而被人奉为“圣人”,其学说被誉为“伊斯兰的文艺复兴”。在一座清真寺上有这样的赞誉:他不是先知,但却有先知之作。
梅乌拉那的出现,与科尼亚是分不开的。当时的科尼亚,伊斯兰教兴盛,教派争鸣,文化繁荣;尤其作为帝王之地,贤君惜才,文人荟萃,使梅乌拉那可以博采众长,发挥才华。当然,梅乌拉那也使科尼亚生辉添彩。土耳其人一致认为,没有科尼亚就没有梅乌拉那,而没有梅乌拉那,科尼亚也不能驰名遐迩。
今日,梅乌拉那仍是科尼亚生活中的重要角色。梅乌拉那博物馆是市内诸多古迹中的佼佼者。博物馆酷似一座清真寺,拱顶之上矗立尖塔,直刺苍穹。馆内主体部分为梅乌拉那家族墓棺,其中以梅乌拉那及其继承者、长子维莱德合葬棺最为宽大。棺后立一巨人。传系巴哈艾丁显灵像,他因其子耀祖光宗在九泉下受感而出。来此的土耳其人对梅乌拉那奉若神明,在其灵前纷纷静默垂首,肃然起敬。有不少人认为这是“半个朝觐”。
梅乌拉那逝于1273年12月17日。每逢他的忌日,科尼亚都要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表演由其子始创的“塞马”转舞。转舞表现圣徒脱离凡尘,升入天堂,接受真主的启迪恩赐,又将此毫无保留地撒向人间,为民造福的经历。表演者不停旋转,不时变幻成地球自转、群星灿烂,众星拱月,环绕太阳等丰富图面。从这些舞蹈中,不难看出梅乌拉那学说对天文学的造诣。
梅乌拉那的名声早已越过土耳其国界。现在每年来科尼亚的国内外游客达四十万左右,相当于该市的总人口。(附图片)
上图:梅乌拉那博物馆
下图:“塞马”转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