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阅读
  • 0回复

庄户人家的好教练——记篮球教练郄国光在基层任教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2-18
第3版()
专栏:体育

庄户人家的好教练
——记篮球教练郄国光在基层任教的事迹
天津市武清县梅厂乡,是一个人口不足两万、有二十三个自然村的荒碱之乡。这里的庄户人有着传统的爱好——篮球,村村都有篮球队。每年春秋,乡里搞两次大型比赛,但是水平不高,每次参加县里比赛,总排在三、四名。人们渴望请到一位高水平的教练,这个心愿迅速反映到天津市体委。
天津篮球运动久负盛名,“南开五虎”曾名扬全国,五六十年代出过不少名将,郄国光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在国家队打了七年多后卫,回津后任天津男篮教练,后因病调离第一线。病愈后,他决心在篮球运动上干一番事业。这时恰好新疆派人来津以较优厚的条件聘请他出任教练。同时天津市体委的领导也向他说明了梅厂乡农民的心愿。两者相比,前者无论从待遇、训练条件、训练对象,当然都比农村强得多,但他认为,虽然去新疆和去农村都是为了同一事业,而农村更需要人才,他毅然来到武清县梅厂乡任教,一心扑在事业上。
一支篮球队组成了,队员都是乡办钢材改制厂的工人。厂子离乡镇五里路,仅有一个露天沙土地面篮球场和一排简陋的宿舍。队员的身体条件不错,但由于没有接受过正规训练,基本功很差。面对这些困难,郄国光二话没讲就投入紧张的训练。他和三四个队员挤住在一间宿舍里,同吃一锅饭。训练从运球、投篮等基本动作开始。郄国光对队员要求非常严格。夏天,他光着膀子在烈日下训练。为了不使一个队员掉队,有时晚上还给一些因家务忙不能参加训练的队员“吃小灶”。他不仅要求队员技术好,也要求和培养队员有良好的作风和严明的纪律。所以,他经常利用晚上时间进行家访,了解队员的家庭情况和困难,有针对性地做思想政治工作,使每个队员都懂得打球的意义。郄国光以队为家,夫妻两地分居,常常一两个月不能回家一次,孩子考大学也无法关照。可以说,他把心扑在事业上了。
郄国光下农村十个多月来,用自己的模范行动,赢得了梅厂乡乡亲们的爱戴。目前这支球队已能与天津市区的甲级队抗衡,并获得武清县“农民致富杯”冠军和天津市“农民致富杯”冠军,取得了代表天津市参加全国“农民丰收杯”比赛的资格。乡政府集资三十二万元修建的一座文体馆,是天津市第一个乡建体育馆。去年10月,他们承办了天津市第二届“农民致富杯”篮球赛和上海、北京、辽宁、天津等队参加的“工农友谊杯”篮球邀请赛。由一个乡承办这样大型的竞赛在天津市还是第一次。比赛期间,整个乡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能容纳一千多人的文体馆,虽然票价是四、六、八角,但仍然是场场爆满,尤其是看到自己的球队夺得冠军时,整个体育馆都沸腾了,人们欢呼跳跃,情不自禁地拥到郄教练面前,和他握手,向他祝贺。武清县已被命名为“篮球之乡”。
去年10月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黄中到梅厂乡检查工作,见到郄国光,非常高兴地说:名教练到农村到基层,这应成为一个方向,形成一项制度。郄国光在全国带了一个好头。窦树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