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与时代保持“同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2-18
第8版()
专栏:我与散文

与时代保持“同步”
徐子芳
去年,在醉翁亭举行散文节期间,散文家们探讨了当代散文创作上的理论问题,各自带着在这块园地上耕耘长达几十年或短则几年的得失、喜悦和苦闷的复杂心情,畅述情怀,高抒宏论。而我,似乎还带着开幕式那晚“宴乐”的几分醉意,颠三倒四地说了一通“酒话”,说过了,连我自己也不明所以,仅能记得的似乎只有一句:“散文,不要忘记人民!”
同其它文学样式相比,有人认为,这些年来,散文创作有点冷落,有点寂寞。因此,散文家出于社会责任感,有的提出“复兴散文”;有的主张要突破,要开拓;有的强调要有真情实感,要返朴归真,等等。这些想法都是值得称道的。但是,散文的“冷落”和“寂寞”的根本原因在哪里?是数量不多么?是感情不真么?是手法不新么?不尽然。我总觉得,我们的散文创作是有点落后于时代了。山水草木,花鸟虫鱼,日落月出,云起霞飞,固然能借以抒发人世情怀和际遇,甚至能产生千古的绝唱,但一种文体的兴盛和衰败,原因是很多的。我以为最主要的是是否与时代保持“同步”,与人民共同着命运;“超越”和“距离”都是不利于散文发展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古人的散文都能载这样的“道”,今天为何就不能了呢?散文家们如不以慧眼去描写中国目前已经发生的这场改革的大趋势,不去表现人民的向往追求,而一味迷恋于“神仙鬼怪”、“花鸟虫鱼”,独自在那里低吟浅唱,我想散文是决不会“复兴”起来的。当然,这样的散文,不是不要,而是不能太多、太滥。
我担心别人曲解了我的话,不为老师们所喜,或者是触动了哪根神经。所以我发言后又有些惶惶然不安之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