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襄樊市工商银行打破旧框框 开展科技信贷见效快收益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2-20
第3版()
专栏:

襄樊市工商银行打破旧框框
开展科技信贷见效快收益大
本报讯 科研单位过去一直被银行视为用财不生财、无偿还能力的贷款“禁区”。湖北省襄樊市两年来开展科技信贷试点的实践证明,这个看法不对。科技贷款见效快,收益大,能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开创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新局面。
从1983年11月以来,襄樊市工商银行共投放贷款一千八百三十三万元,安排贷款项目五十四项,总投资为二千一百五十四万元,其中科技贷款一千零四十三万元。这批项目完成后,预计一年可新增产值六千八百六十万元,增加利税一千六百八十万元。截至去年10月中旬,已有二十七项实现产值八百二十八万元、利税二百零二万元,收回贷款一百二十万元。有的项目当年放贷,当年收回。
襄樊市一开始进行科技贷款工作,就得到各级领导的支持,并由市科委和市工商银行成立相应的机构专门负责。市科委成立的科技开发中心,负责对申请贷款的科技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和技术经济论证,提出审查意见,向银行推荐。市工商银行成立的科技开发信用部,负责科技贷款项目的审定和贷收业务。为了协调工作,他们实行定期联合办公。两年多来,各方同心协力,有效地加速了全市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取得了较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首先,促进了新产品的开发。市化工所研制的快速渗透剂OT,由于缺乏资金,无法进行中试。1984年7月,他们得到十万元科技贷款,在完成中试后,很快形成了年产一百五十吨的生产能力,当年销售渗透剂三十三吨,不仅还清了贷款,而且利用销售产品收入,开发了两个新产品。去年这三种产品创产值六十万元、纯利二十多万元。
其次,加强了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市第四针织厂从国外购进连续转移印花机图纸,委托南漳建昌机械厂试制,上级安排的六万元资金远远不够用。市工商银行为其发放科技贷款二十五万元,使试制获得成功,形成了年产三百八十五万米转移印花布的生产能力。该厂新增产值三百八十五万元、利税一百万元。
此外,支持合理利用当地资源,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南漳县猕猴桃资源丰富,过去由于缺乏技术和资金,未开发利用。1984年获得三十万元科技贷款、三十四万元农业贷款后,该县建立了一个猕猴桃汁厂、一个猕猴桃酱厂,并用汁、酱生产出猕猴桃酒、软糖、多种饮料和糕点,有些产品当年投资,当年见效。预计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创产值一千一百七十六万元、利税一百六十五万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