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把“知人善任”提高到科学水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2-21
第5版()
专栏:

把“知人善任”提高到科学水平
王宇光
“知人善任”是我国历史上对某些当权者的赞美之词,我们也常常把它作为对领导干部用人方面的一种要求。但是,过去仅仅把它看成一种个人的能力,而没有一套科学制度和体系来保证它的实现,所以,在用人上的主观随意性和突击性还是随处可见。
譬如,有些人的任命,全凭领导一时的欣赏,“一见钟情”,而缺乏对被任命者的了解。领导者或者在不多的接触中感到某人不错,或者偶尔从某人的文章言辞中发现有见地,于是布置给人事部门去调查了解。实际上,有了领导的意图,有些人事部门常常只是完成例行手续而已,最多也只能提出一些人所共知的情况。另一种情况是,领导限期拿出人选名单。人事部门手上一时没有现成材料,不得不加班加点地赶出来,最后由领导来一个草率拍板。这样就难免要选错人、用错人。改革和四化需要大批能干的人材去承担各项重任。如果不改变用人上的随意性和突击性,建立科学的选拔干部的制度,结果不是埋没了优秀人材,就是用人不当。无论是前者或后者,都会直接影响四化建设的进程。
要把“知人善任”提高到科学水平,需要建立一套经常性的考核制度,将同类型的人材名单存储起来,在此基础上实施定向培养,多中选一,优中择优,才能达到任人唯贤的目的。
首先要制订考核标准。制订考核标准,先要划分人材类别。按照专业划分是一种办法,如文、理、农、工、医等。仅仅这样还不能说明某人宜于干什么事,因而也很难确定他的岗位。最好在专业分类下再按管理型、专业型、科研型、政工型等附加一个定性的划分,每类又可分为上、中、下三等。
标准制订之后,就要根据标准进行评定,分类分等。这是一项细致的工作,领导必须亲自过问,亲自判断,不能粗心大意。要从干部的全部历史,工作实绩,为人,处理人际关系,解决各种矛盾的方法,思维的敏捷性,方法的科学性,政治素养等等方面作出综合评价,最后归入恰当的类别。
有了标准又有了综合评价,就可以建立人材库了。人材库应有专人管理,经常了解、收集和核实有关资料,定期补充或修改卡片上的评语,定时系统检查人材库的名单,评价和分类是否恰当。人是在不断变化着的,有的进步快,有的进步慢。卡片应该反映干部的最新情况,而不能搞“几年一贯制”。
定向培养是干部工作的重要环节。人材来源于培养教育,通过实际工作的锻炼和有计划的学习提高,是快出人材、出好人材的可靠途径。一旦人材库建立起来,应该迅速确定各人的发展方向,实行定向培养。
建立了人材库,实施了定向培养,人材将不断出现,经过及时的总结和记录,知人便有了科学的基础,而善任也就有了重要的依据。
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对人的看法也是这样,不是一次所能完成的。昨天对某人的任用是知人善任,今天有了新的更恰当的人选,那就不能守着昨天的看法不放。领导的责任就是要在新苗刚一露头时就抓紧培养教育,给他们以实践锻炼的机会,使他们获得经验,增长才干,迅速成为人材,使整个干部队伍的素质不断提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