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中泰友谊象绚丽的鲜花常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2-21
第6版()
专栏:

中泰友谊象绚丽的鲜花常开
新华社访泰代表团
1月10日晨,我们告别北京首都机场时,还是数九寒天;下午抵达曼谷时,却是风和日丽,鲜花盛开。
新华社代表团是应泰国国会下议院乌泰议长的邀请前来访问的。在十二天的时间里,我们由湄南河三角洲到泰北高原,泰南海滨,往返行程三千多公里。无论是在会晤政府领导人、泰华社团领袖的正式场合,还是同泰国新闻界同行的交谈和在泰华报人公益基金会主席陈世贤的家宴上,我们都是沉浸在亲戚般的友谊海洋之中。
1月13日晚,泰国外交部长公共关系顾问、泰中友协副主席吴逢金在国宾饭店的潮州酒楼宴请代表团。宫灯,硬木的中式桌椅,餐厅里古色古香的中国情调,使我们几乎“不知身是客”。参加宴会的西提外长发表了热情友好的即席讲话。这位曾经九次访华的外长说:“中国对泰国一直以诚相待。在重要的时刻、重要的事情上总是伸出友谊之手,正象泰国一句谚语说的‘患难见真情’。”
西提外长这一番话,指的是我国最近决定增购泰国大米的事情。受世界市场影响,泰国创汇最多的商品大米严重滞销,米价有下降趋势。但我国仍同意今年订购泰国大米十二万吨。去年年底,吴学谦外长访泰时,泰方又提出增购大米的希望。只过了十天,即在我们抵泰的前一天——1月9日,我驻泰大使张德维就向西提外长转达了中国政府的决定:同意增购八万吨大米。我们到达曼谷后,在当地报纸上看到的第一条有关中泰关系的报道就是这条新闻。
泰国政府发言人岱隆先生向我们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一个故事。一次,赵紫阳总理的座机路经曼谷廊曼机场,停留两小时。岱隆先生陪同炳总理到机场迎送。当时他建议赵总理下机拍照留念。当中泰两国总理面带微笑手拉着手步下舷梯的照片出现在广大读者面前时,他为自己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情而感到自豪。
人员频繁交往,是中泰关系全面深刻发展的重要方面。两国建交十年来,泰国王室的诗琳通公主、干拉雅妮王姐都访问过中国。泰国政府先后有三位总理访华。中国领导人邓小平、李先念、邓颖超都访问过泰国。中泰两国外长在去年一年中就会面三次。两国新闻界人士互访共有二十多次。
这次访问邀请的主人——乌泰议长,20日中午特地在他的家乡和选区春武里府的一家最好的中国酒楼宴请代表团,并请当地府尹(省长)出席作陪。在这之前,13日下午,乌泰议长在国会会见我们之后,还亲自领着我们参观了国会大厦。
19日,我们在印度洋安达曼海边的攀牙湾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上午。热带的晴空,云淡风轻,水平似镜,海湾内只有游船划破的浪花。岸边巍峨陡峭的石灰岩,千姿百态;游船前侧,不时出现突兀耸立的形状各异的小岛。我们仿佛置身于桂林的漓江之上。泰国朋友说,攀牙湾的绰号就是“海上桂林”。披猜副总理会见我们时,风趣地说:“海上桂林虽美,比起陆地上的桂林,还是小巫见大巫。”实际上,两个桂林同样地美,同样地吸引着大批游客。
中泰两国不仅很多自然风物相似,而且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我们参观曼谷大王宫时,陪同的朋友介绍说,二百多年前,大王宫的原址本是华侨居住区。大王宫内,大磁花盆、石狮、瓷砖和铺路的麻石,都是由中国运来的。玉佛寺里陈设的几扇大屏风,上面的釉彩画,题材取自《三国演义》中空城计、凤仪亭等故事。《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中国古典小说,早有泰文译本。在国会博物馆,我们还看到了曼谷王朝六世王时代富有中国风格的国王休息的楼台的建筑模型。
我们在曼谷附近北榄坡参观的鳄鱼湖,可说是人间一大奇迹。这里,把凶猛异常而又濒临灭绝的鳄鱼驯化繁殖起来。更奇的是开拓这个有益事业的主人——杨海泉先生。杨先生祖籍广东惠来县。他以坚韧不拔的开拓精神,奋斗几十年,开创了这个从未有人敢做的事业。现在,年届花甲的杨海泉已是世界著名的养鳄专家,北榄鳄鱼湖驯养、繁殖着三万多条这种珍贵的爬虫类动物。
杨先生对故乡亲人远隔千山万水来参观他的事业,非常感动。他深情地对我们说:“请转告中国青年,世界上还有许多从未有人做过的事业。年轻人应该勇敢地去开拓新的领域,一要看准,二要不怕困难。战胜客观困难,不算英雄;重要的是要能战胜自己!”我们答应一定把杨先生这番富于哲理的经验之谈转达给中国青年。
曼谷大王宫里,有几尊头顶已被摸得又光又凹的铜象。传说,游人在象头上摸三下,就会再次来游。我们代表团每个成员都认真地在象头上摸了三下。这是表示我们都愿意重访这个美丽、富饶、十分友好的邻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