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我国实用通信广播卫星有三个新特点 辐射功率增大通信容量增加传输质量提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2-23
第3版()
专栏:

我国实用通信广播卫星有三个新特点
辐射功率增大通信容量增加传输质量提高
本报讯 我国2月1日发射的实用通信广播卫星,于20日十七时成功地定点于东经一百○三度的赤道上空后,已经进入实用阶段。航天工业部有关专家指出,它与我国1984年发射的试验卫星相比,有三个新的特点:
一是卫星对地面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增大。我国第一次发射的试验通信卫星,采用全球波束型天线,信号覆盖的面积是地球三分之一的地区。由于覆盖面大,能量分散,所以在我国国土范围内辐射的信号强度较弱,需要天线口径为十三米以上的地面接收站才能收到中央电视台转播的节目。这次发射的实用通信广播卫星,采用抛物面天线,将全球波束改为国内波束,把卫星天线辐射的能量集中覆盖在我国国土范围内,信号强度显著提高。传输效率和地面站接收电视的图像质量均有明显改善。四点五米口径天线站的接收质量即可和十三米口径天线站媲美。所以全国所有地区,包括边境县市、乡镇、边防岛屿和厂矿、企业等单位,只要安装有六米口径天线的接收站,都能清晰地收到中央电视台通过卫星转播的节目。
二是卫星的波束缩小,辐射能量集中,通信容量与第一颗卫星相比,增加了四、五倍。
三是定点精度和电视、通信的传输质量明显提高。这颗卫星的定点位置是东经一百○三度,与目前我们租用的国际五号通信卫星(位置是东经六十六度)相比,轨道优越,地面接收站天线仰角较好,加上等效全向辐射功率也大,地面站收看电视质量明显提高,通信质量更加清晰。这对实现我国广播、电视、通信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并将为发展和普及我国的科学文化教育,加强全民族的两个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孙民强、何黄彪)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