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宝贵财富——介绍《郭沫若全集·历史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2-24
第5版()
专栏:书刊评介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宝贵财富
——介绍《郭沫若全集·历史编》
萧远强
《郭沫若全集·历史编》八卷本,由人民出版社从1982年陆续分卷出版以来,已于1985年底全部出齐。这是我国编订的第一部郭沫若史学著作全集。
郭沫若是我国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他著作等身,量多面广。《郭沫若全集》除《历史编》外,还有《文学编》和《考古编》,三编合计三十八卷。其中《历史编》八卷,卷次自为起讫,收入了郭沫若从1923年至1972年近五十年间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史、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文化史的一系列专著、论文、考释、随笔、序跋和整理中国文献古籍的著述。除这些专门的史学著述外,在郭沫若的考古学著述中,以及他的四部自传、历史剧和有关的杂文、诗歌、书信里,还包含着许多精辟的史学见解和丰富的历史内容。据专家粗略估算,郭沫若著作涉及历史内容的文字,不少于七百万字,在现代中国史学家中首屈一指。
郭沫若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收入《全集》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青铜时代》、《十批判书》和《奴隶制时代》四部名著,就是他的代表作。成书于1930年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是我国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历史学著作,这部拓荒者的巨著,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侯外庐最近在他发表的回忆录《韧的追求》里,还深情地说道:“我一见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立刻就沿着他开辟的‘草径’(何等光辉的一条‘草径’),研究起王国维的遗产和郭沫若的方法。”至于问世于四十年代的《十批判书》,更是郭沫若的史学名篇,它不仅凝聚了郭沫若关于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的心血,而且标志着他运用马克思主义探索中国古代社会的研究更加成熟。这部在中国现代史学史上影响很大的名著,在这部《全集》中单独成卷,重现光彩。需要特别提出的是郭沫若关于中国古史分期的问题。郭老的《十批判书》和在前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以及后来五十年代写成的《奴隶制时代》、七十年代初的《中国古史的分期问题》等著作,都涉及这个问题。是郭老开创并一直推动了这个问题的深入研究,它伴随着郭沫若的史学研究生涯长达半个世纪。专家们公认,这与促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古史分期讨论本身的范围。郭老在1954年1月为《历史研究》发刊而作的《开展历史研究,迎接文化建设高潮》一文中,提出了开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研究的问题,他主张“从历史发展中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民族自信心”,并希望“从历史研究这一角度来推进文化建设,促成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这些见解至今仍有新意。象这样具有现实意义的文章,读者可以从《全集》的《史学论集》中见到。《史学论集》是这次新编集的,不仅收编了郭沫若的成熟之作,而且还收入了不见之于史学专书的早年的《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王阳明礼赞》等论文,反映了郭老学术思想的发展过程。其中《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一文,《沫若文集》中没有收入,只见于1925年光华书局印的《文艺论集》初版本中,现在已很不容易见到。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全集》用了相当多的卷次收编了郭沫若整理校释的中国古籍的著述,如五十年代的《管子集校》、《〈盐铁论〉读本》,六十年代校注的《崖州志》等,其中贡献最大的要数《管子集校》。正如有的研究《管子》的著名学者所指出的:“此书体例严密,规模宏大,所见版本之多,参考历来校勘书籍之广,不仅是以前学者所未曾有,而且也是解放以来第一部博大精深的批判继承祖国文化遗产的巨大著作,对学术界的贡献实在不小”。郭老整理校注《崖州志》,挽救了这部将近散失糜烂的地方志著作,《全集》这次将他校注的重要按语编辑成文,以使读者了解郭老在这方面的贡献。郭老关于历史人物的研究著作《历史人物》、《李白与杜甫》以及若干论文,都在《全集》中按写作时间先后作了分类编排。可以说,这部《全集》编入了迄今为止收集到的郭沫若的全部史学著作。
编入《全集》的著作,都根据郭沫若生前亲自校订的最后版本,参照其它各版或手迹、最初发表的报刊,重新作了校勘;引用的古籍文字,据郭沫若所用版本或原书,进行了复核,改正了过去通行本中文字标点和其它方面的不少错讹。应当说明的是,在编辑整理郭老《全集》的过程中,陆续发现了郭沫若从未发表过的有关史学论著的修订佚文、案语及其它方面的文字,在这次校勘、注释中,一一作了增补,使这部《全集》收编的原著,添加了新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