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尚未失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2-25
第8版()
专栏:

尚未失传
汉野平
鲁迅生前,在笔尖的围剿中,曾经想编一本《围剿集》,于那些“峨冠博带的礼堂上的阳面的大文”之外,另外搜集也是“杂感”一流的作品,使读者也更能明白别一面的、当阴面的战法的五花八门。他认为,“这些方法一时恐怕不会失传”。
果然没有失传。半个多世纪了,中国的历史几经曲折,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想不到当年上海小报上那类文字,竟又出现在今天。什么“见到这么多清一色的鲁货,我担心自己是否也被鲁化了”云云,连口吻都似曾相识;而又发表在专登“杂文”的报上,这证明杂文不仅跟鲁迅的名字联在一起,竟也会跟围剿鲁迅的遗风联在一起;杂文的确不止有一种被称为鲁迅笔法的笔法,利用杂文形式对鲁迅和他的作品奚落漫骂,也自有其战法的师承。这样的文字真是可以收入《围剿集》续编的。
还在“五四”以前,鲁迅就批评过上海《时事新报》星期图画增刊《泼克》上的讽刺画以恶劣的形象作人身的攻击,指出那思想的顽固,人格的卑劣,竟同没有教育的孩子只会在好好的白粉墙上写几个“某某是我而子”一样。针对《泼克》美术家骂别的美术家“盲目盲心”,不懂得他们的“新艺术真艺术”,鲁迅恳切地说,“我辈即使才力不及,不能创作,也该当学习”。我想这话完全可以移赠与把鲁迅杂文以至全部“创作生涯”贬得一文不值的今天“泼克”们;不知他们听了以后,反击的武器和战法可有什么翻新。
这一套的确没有失传,一因为还有思想基础,二因为还有用武之地。十年动乱记忆犹新,“文痞”当道,棍子横飞,小报畅销,大字报满墙,单是把刘少奇的“奇”字歪曲为“狗”,这个创造,比起画个王八贴到别人背上的恶趣戏谑又有什么两样?当然,奚落别人,已足表示自己高明;抹黑别人,更可以表示自己干净;骂倒别人如何不行,自然表示自己怎样的行。这是鲁迅领教过也揭露过的围剿者及其帮凶和帮忙、帮闲们的伎俩,书面上白纸黑字还是口头上嘁嘁喳喳,指名道姓敲山镇虎还是姑隐其名旁敲侧击,那就因时因势,各有巧妙不同罢了。
温故可以知新;对施之于鲁迅或扩大到鲁迅以外的各式棍棒,也不难从文风找到它的谱系。
鲁迅有言: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然而,读了八十年代贬损鲁迅的文字,使我们能目睹这一类卑下文品,而且是自有渊源,混迹于文坛,一时又不易澄清的。它们的认识价值就在这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