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目标——重振中国速滑运动的雄风——访参加首届亚洲冬运会的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刘凤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2-26
第3版()
专栏:体育

目标——重振中国速滑运动的雄风
——访参加首届亚洲冬运会的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刘凤荣
首届冬季亚运会临近,人们关注着中国速度滑冰运动员的近况和此番出征的前景。中国体育代表团离京之前,我们在首都体育馆的训练场边,见到了代表团副团长、我国昔日冰坛宿将刘凤荣。
年近五十的刘凤荣现任黑龙江省体委副主任,六十年代曾两次获得世界速滑锦标赛女子全能第四名。当时,前三名均为苏联选手,按各国成绩排名,中国女子可列世界第二位,男队的王金玉和罗致焕还曾打破过世界纪录,荣获过世界冠军。
刘凤荣对这些往事记忆犹新,她略加思索,就此话题扯了起来。我国速滑运动发展的过程仿佛一个马鞍形。五十年代末,速滑队刻苦训练的作风曾被全国体育界效仿,运动员们常常冒着严寒,用绳子把两只冰鞋捆在腰间,跑步到远离市区冰封的水泡子训练。每当看到世界大赛上给外国选手发奖,升起人家的国旗,大家心里真不是滋味。凭着坚定的信念,坚持“三从一大”的原则和当时比较先进的训练方法,到六十年代初,我国就取得了一批好成绩。在中日选手的角逐中,中国运动员就是跌一跤,也还遥遥领先。
此后的十年当中,世界速滑运动在训练条件和方法以及技术水平方面飞速发展,我国一下子被拉开了距离,连同水平不太高的日本选手较量,也遭“全军覆没”。从1975年到1985年的又一个十年中,我们开始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可是在训练方法落后、教练水平不高等各种困难条件下,忽视了我国运动员的身体特点,没有集中解决主要矛盾,成绩徘徊不前。
刘凤荣起身脱去大衣,给我们做了个蹬冰的动作说,其实,我国选手身体条件不差,但技术动作和训练不得法,六十年代就提倡过低姿势、大幅度、高频率,可没有坚持下来。直到近两年国家速滑队组建后,集中了一批有希望的年轻新秀,训练和管理上都比较严格,很快就有了起色。最近赴欧洲比赛,王秀丽、张青等刷新了绝大部分女子项目的全国纪录,在世界锦标赛上取得了多年未有的好成绩。可以说,中国速滑运动,特别是女子速滑重新进入世界先进水平已经指日可待。
我们请刘凤荣展望本届冬季亚运会速滑比赛的形势,她掏出随身带着的小本子,指着一行行数字逐项分析中日选手的实力。看来,在女子项目和男子长距离比赛中,我国的王秀丽、张青、吕树海等都有夺魁的希望,但大部分项目的水平尚不如日本选手。
告别刘凤荣后,我们还在想着这位老“冰上飞”的话:“速滑上不去,我心里总觉得被什么东西压抑着。这届不行,我相信到了下届冬季亚运会,我们一定能和日本选手抗衡。”是啊,重振我国速滑雄风,不也是即将在札幌大赛上拚搏的小将的心愿吗?
(江大昭 李北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