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架设东西方文化桥梁——访著名美籍电视节目制片人靳羽西女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2-26
第6版()
专栏:

架设东西方文化桥梁
——访著名美籍电视节目制片人靳羽西女士
本报记者 张德真 王志光
“各位观众,我是靳羽西,有机会同祖国观众见面,我感到非常高兴。在今年的‘世界各地’栏目中,我们将同您一起遨游二十多个国家……”。
2月23日,当中央电视台的“世界各地”节目第一集“纽约”同观众见面时,一位举止潇洒、容貌端丽的女士出现在荧屏上。她那亲切自然的表情、略带广东味的普通话和绘形绘色的解说立即把观众吸引住了。她,就是蜚声美国、被称为美国电视界六强人之一、并先后获得“杰出妇女奖”、“突出人才奖”、“友好大使奖”和今年华裔“风云人物”称号等殊荣的著名美籍华人靳羽西女士。
靳女士此次是为参加由她主持的中央电视台“世界各地”节目正式播出来华访问的。在节目播放前夕,记者来到她下榻的建国饭店访问了她。
一见面,她就象老朋友似地同我们热情握手,攀谈起来。她一边招待我们喝咖啡,一边自我介绍说:“我老家是广东番禺,出生在广西桂林。1949年,我随父亲到香港,就读于玛利诺中学。十七岁移居美国,在夏威夷大学音乐系主修钢琴。可是,毕业后我并没有同音乐打交道,而是在美国开办了个进出口公司,先后担任过贸易公司经理和两个大酒店的公共关系部主任。”
本来,靳羽西可以沿着这条路,顺利地成为一名女企业家,但是,她却弃商投“视”,选择了电视制片人这一崭新的职业,开始她人生道路上的转折。
“架设东西方文化之桥,跨越无知和误解”,是靳羽西的理想。她长期生活在美国,深感美国人对东方、对中国很不了解。她制作和主持的“看东方”电视节目,就是为了架设东西方文化之桥。这个节目着重介绍东方人文社会、风土习俗、饮食烹调等,内容包罗万象,形式生动活泼,其中三分之一的内容是介绍中国。“看东方”节目通过卫星在全美四十八个州五百一十八个电视台播放后,受到广泛的欢迎,被称为1985年全美二十个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之一。
1984年10月1日纽约时间晚上十一时,拥有三百多个电视台的美国公众教育电视台用一个半小时,实况转播了北京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十五周年活动,给美国人民、特别是美籍华裔和华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靳羽西是这个被称为“具有历史意义”的节目主持人,她为此付出了大量辛勤紧张的劳动。
“看东方”节目受到了我国领导人的重视和称赞。1984年底,胡启立同志在北京会见了靳羽西一行,祝贺他们拍摄“看东方”节目取得成功,并建议她到中国实地拍摄。后来,又提议她到中南海拍摄毛泽东同志的故居。
“你在‘看东方’这个电视节目中向美国观众介绍了中国和东方,那么你是怎样想到拍摄向中国观众介绍世界的节目的呢?”当我们向靳羽西提出这个问题时,她眉宇间洋溢着喜悦的光彩,兴奋地说:“那是1984年11月,我同中国电视台同行见面时提出了这个设想。中国现在实行开放政策,世界要了解中国,中国也要了解世界。把各国有益的传统文化和新鲜事物介绍给中国,使中国观众扩大眼界,从中获得有益的东西,这就是我的目的。”靳羽西还当场给我们播放了“纽约”这集片子的录相。当我们饶有兴趣地跟着她的讲解“漫游”纽约百老汇、华尔街、唐人街时,她说:“我介绍纽约是想使人们对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美国不是金山,不是遍地黄金。要在美国立足也是很不容易的。如果有人在竞争中失败了,他的命运很可能就象电视片中那些踯躅街头的流浪者,整天靠救济度日。总之,美国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我力求客观地给大家介绍一个真实的美国。”
根据靳羽西女士同中央电视台签订的合同,她主持的“世界各地”节目将介绍二十多个国家的地理风光、历史文化、人民生活和风土人情,共分五十二集,分别用华语和英语讲解,一年之内播完。为了筹措资金和拍片子,在短短一年中,靳羽西在大洋两岸来回穿梭,一口气跑了十个国家,从拉广告,选场景,访问名流政要到安排摄制组成员食宿,样样都亲自操持。为了学习流利的普通话,她连续几个月闭门谢客,跟中国老师一字一句练习。“这一年心血没有白费,经过大家共同努力,我们总算拍完了十二集片子。”靳羽西欣慰地说。
临告别的时候,靳女士对我们说:“‘世界各地’节目第一集快要和中国观众见面了,我希望中国观众喜欢它,更希望大家提出宝贵的批评和建议。我将不遗余力地继续架设东西方文化之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