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高校能担起第三种职能——科技服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2-27
第3版()
专栏:述评

高校能担起第三种职能——科技服务
本报记者 朱维群
江苏省一大批高校发挥人才集中的优势,面向社会广泛开展科技服务,不仅促进了经济建设,同时也推动了高校自身科研事业的发展、师资队伍的提高,加快了教学改革的步伐。最近召开的全省高校科技服务工作研讨会据此认为:高校完全有可能从教学、科研两大任务中延伸并担负起第三种职能——科技服务。
近几年来,江苏高校的科技服务日趋活跃,从承接委托科研、培训人员、转让成果、技术咨询,直至同企业建立科研生产联合体,同一些市、县政府建立起全面的合作关系,已成为全省城乡经济生活中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据四十六所高校不完全统计,近两年科技项目成交金额约三千八百万元(不包括技术培训),社会效益十分显著。仅省农学院“水稻品种不同生育类型叶龄模式”一项,在二十一个省推广后,就取得约十亿元的社会经济效益。
有一些同志曾担心:高校的任务是进行高层次科研,开展社会服务会不会影响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经过几年实践,大家认识到:高校的人才,从教授到一般科研、教学人员和学生,是多层次的。如果只有高层次科研,就难以发挥多数人的积极性和潜力。事实上,在封闭式体制下,高校普遍积压人才,不少教师很少有机会参加科研,连教学任务也不饱满。同时,科技服务本身也包括“高、精、尖”和“短、平、快”等多种层次,既可吸收高校多层次的科研力量,也具有提高、深造的广阔前景。
科技服务还可以起到“雷达”的作用,将生产对科研的需求信息及时反馈到高校,形成新课题,促成学科渗透、溶合,加快了出成果的速度。南京航空学院在“军转民”中,敞开大门承接社会项目、开放实验室,与十一个市、县建立长期协作关系。各系、室根据生产需求相互联合,相继建成或准备建立微机应用、能源开发、机器人等多种跨学科科研中心,仅在微机应用领域,两年来就有近百项成果投放市场,三次获国家、部、省表彰。近两年,全院获重大科技成果奖五十八项,比前两年提高71%,等级和效益均有显著提高。南京大学与石油部合作建立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有力促进了本校地质、地理、物理、化学、数学等学科的发展。大批教师在科技服务中,更加密切地跟踪世界学术发展动向,研究新理论、新技术并应用于生产实践,师生都能从中受益。南京化工学院化机研究室为几家大型化肥企业判断炉管寿命,提出新的测试技术,受到国内同行高度评价,被吸收加入国家科委材料学会有关科组,先后招收七名硕士研究生,增开四门新课。各高校普遍成立的“大学生科技服务中心”、“大学生科协”,促进了“智能型”、“创造型”学生的培养。南京工学院近两年有四百名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结合项目搞毕业设计,经历从设计、制造到调试全过程的锻炼,检验、提高了知识水平。
科技服务扩大高校的经费来源,改变了一切依赖国家拨款的状况。近两年,江苏省各高校从服务中实际收入约一千三百万元(不包括人员培训收入)。南京化工学院1980年以来收入委托科研经费三百余万元,超过历年上级下达和自选科研经费的总和。学院用这笔钱添置了七十多台件、价值万元以上的精密仪器设备。该院热管技术研究室从三名教师、半间实验室,发展为拥有十四名成员、五百平方米实验室和四十余万元固定资产的研究基地,科研在国内居领先地位。
事实证明,高校的科技服务是一项应该肯定并发展的事业。这一工作开展的时间不长,存在一些问题在所难免。在正确思想指导下,从实际出发处理好各种关系,并广泛调动各方的积极性,高校师生完全能兴利除弊,把科技服务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