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汉中地区一批党员干部深入秦巴山区 实实在在帮助贫困农民治穷致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3-01
第4版()
专栏:

汉中地区一批党员干部深入秦巴山区
实实在在帮助贫困农民治穷致富
新华社西安2月28日电 (记者冯瑛冰、苏民生)陕西省汉中地区的党员干部深入到灾多条件差的秦巴山区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去年一年使两万多农民基本摆脱了贫困,其中一些人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汉中地区是有名的穷地方,这些年来农业生产虽然有发展,但是前进的步伐不大,一部分群众的生活还十分困难。1984年底,地委在调查农村状况后提出,各级党的组织要努力工作,实实在在地帮助贫困农民改变面貌。当年年底和第二年年初,全地区一万三千多名党员、干部走出机关,来到秦巴山区的千沟万壑,深入到一万三千七百多户贫困农民家中,和农民共商治穷致富大计。
缺劳力、少资金、没技术,是这个地区农民摆脱贫困的三大障碍。机关的党员、干部认真调查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生产情况,提出解决困难的办法。对没有生产门路的,他们一户一户地帮助发展起种植、养殖、采矿业或者从事土特产加工、运输、做买卖。缺劳力的,他们带着大家一起干;缺资金的,他们帮着筹集;缺技术的,他们帮助联系科技部门和技术人员上门传授、指导。对一些特别困难户,党员、干部则采取一些特殊措施帮助发展生产。对少数缺乏致富信心的农民,党员、干部与他们促膝谈心,激发他们振奋精神。
“党员、干部为帮我们治穷根,简直是跑断了腿,操碎了心,真是实打实地干啊!”这是汉中地区农民对党员、干部的赞扬。宁强县禅家岩乡党委书记向成文和乡民政助理员任政富,主动要求帮助本乡最穷的二十一户贫困农民。他们根据当地的资源特点,组织这些农民栽药材、割生漆、种粮、养猪、养牛等。到去年底,这二十一户农民共收入十万多元,粮食产量达七万三千多斤。昔日的穷乡僻壤,如今家家建新房,户户有余粮。镇巴县县委书记赵崇普和县民政局干部负责具体帮助这个县穷出了名的草坝村摆脱贫困。在他们的帮助下,全村四十五户人家去年总收入为七万二千多元,已经开始摆脱贫困面貌。
略阳县接官亭乡臭草塘村党支部书记蒋兴明在扶持四户特别困难的农民时,人们经常见到他为这几户农民的生产生活而操劳的身影。播种季节,他把四户农民的种籽、肥料买好送到地头;庄稼该施肥了,他带领十几个农民把一万多斤土肥背上山坡地。这几户农民去年人均占有粮食由过去的三百斤增加到七百多斤,同时还养猪、养牛共十三头,修建新瓦房十四间,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