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骑在“黄龙”背上的人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3-02
第3版()
专栏:

骑在“黄龙”背上的人们
新华社记者 冯瑛冰 卜云彤
风起处,铺天盖地的黄尘犹如腾飞的黄龙,绞动着,从高原的梁壑、田野和村庄上掠过。
陕北米脂县城向西的土路上冒出六个人来。他们的行李上、身上都落了一层细土,甚至连睫毛也挂上了黄雾。
几天后,距县城四里地的三孔破土窑旁竖起一块小木牌,上写:陕西省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实验站筹建处。这是1979年11月。
六年后的现在,这儿平地矗起一座三层楼房,几十孔砖窑与花木、篮球场环绕四周。一块黑底金字的站牌挂在宽敞的铁门旁。
一种治理黄土高原的新方法便诞生在这里。这种简称“农、林、牧、副、水、土综合治理”的方法,不久前经联合国和我国农牧渔业部有关人员论证,确认切实可行,“可以作为整个黄土高原治理的基础”。长缨在手,缚“龙”有日了。
黄土高原西起青海省的日月山,东抵山西省的太行山,北界长城,南至秦岭,面积约五十三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片黄土。它不仅贫瘠,而且每年向黄河注入十六亿吨泥沙。人们说,是黄土高原造成了黄河,而黄河自古是“祸水”。
建国后,我们一直采用工程措施,修造堤坝,拦截水土流失。七十年代起,又开始采用生物措施,种草植树以固土保水。许多科技工作者踏进这个黄色天地,但都是匆匆来,又匆匆去,没有长期定居的。
1979年,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和粮农组织与中国农牧渔业部签订了一份协议,决定共同研究黄土高原的治理与开发问题。于是,这一年冬,陕西省农科院派出六个人作先导,来到处于高原中部、条件较差的米脂县落脚,如果说黄土高原是一条横卧难驯的黄龙,那他们就骑在了黄龙背上。
向孽龙宣战了。
他们选定了面积一百零八平方公里的东沟作实验区。在这里,他们从改变广种薄收的生产习惯入手,通过推广选育良种、合理密植、增施化肥等科学种田方法,帮助农民提高亩产量,使之少种高产,保证人均口粮千斤以上。他们动员农民把多耕的土地退下来,栽上杨柳,辟成果园,或者种植紫花苜蓿等草类,不适宜植树种草的,就栽上沙棘、柠条等灌木。有这些植物作饲料,实验站又引进安格拉绵羊、新疆细毛羊、秦川牛和比利时兔,优惠提供给村民,鼓励他们发展畜牧业。羊、牛、兔的毛和肉成了“小银行”,而其粪便则是农田的好肥料。慢慢地,一笔一划地,一个良性循环的圆圈画出来了——以农促林,以林兴牧,以牧养农,而农林牧又共同保护了水土、改造了水土。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在这个圆圈之中了。
实验站站长朱象三,是国内知名的植保专家、昆虫专家,年近花甲时又担起了领导治理黄土的担子,于是,他又要做黄土专家了。
从1958年起,朱象三每年都要来高原转一转。他了解高原,了解高原人,懂得他们的哀乐。所以,当实验站制定植草保土方案时,他提出:首先要使农民有利可图,不然他们不会接受。过去的措施所以效果不佳,原因之一是农民得不到实惠不愿干。
按照实验站制定的方案,四十一岁的高志升,退耕后种了七亩草,养了七头牛,每年纯收入近三千元。他说:“这比以前只种粮食强多了。我咋不干呢?”
为画出良性循环的“圆圈”,全站人员都倾注了智慧、心血和汗水。
初来时一切草创,住土窑,几个月才洗一次澡,没有炊事员,一天两顿饭,顿顿苞米馍,至于文化生活更谈不上了。初来第一年,生长于福建泉州的张永平瘦了二十斤,皮肤也变粗黑了。回到西安家中,妻子第一眼竟把他误认作陌生人。
想不到的是,张永平竟把爱人也拽了来,作个高原新居民了。“这儿有搞头。”他说。这里是发展畜牧业的广阔天地,却没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或者说曾经有过,而后来却变成荒漠。张永平和畜牧实验室的同志,决心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续写古歌中所描状的那富有诗意的历史。在他们的努力下,国内外优良种畜种禽相继登上高原,实验区内出现了几十个养殖专业户。
郝国让是实验站的六位开创者之一,他是青涧县人,他汲取黄土地的营养长大,又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这黄色的土地。六年前,他从省农科院粮种所回来了,刚到实验站,就被派到实验区内的泉家沟村蹲点,一直蹲到现在。他的足迹踏遍了这里的每一处山水,他亲身参与了山村由穷变富的全过程。
 一百四十户人家组成的泉家沟村,1979年之前到处开荒耕种,然而打下的粮食仅能果腹。实验开始后,年平均亩产比1979年增长84.9%。农、林、牧用地比由原来的14.8∶3.8∶1,调整到1.6∶1.2∶1,植被覆盖率增长近一倍半,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与此同时,村里还引种了花生,亩产近千斤;开辟了两处果园,年产水果十二万斤。专家们断言:这里的试点预示,黄土高原将成为又一处花生基地、果品基地。
人们说,现在站上工作的三十多位科技工作者象一株株树、一棵棵草,连起来,一点点改变着黄土高原的面貌。
对他们的成绩,联合国计划开发署、联合国粮农组织和我国农牧渔业部一些官员、专家,于1985年10月21日至23日作了论证,得出的结论是,这项实验不仅为治理开发黄土高原摸索出一条新路,而且为世界合理利用土地树立了典范。作出了如此贡献的人,是值得称赞的。
实验还在继续,骑在“黄龙”背上的人们还需付出更多的艰辛。但,既已迈出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