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贵州在四个山区县进行综合技术开发试点 科技进山点燃山区希望之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3-04
第3版()
专栏:

贵州在四个山区县进行综合技术开发试点
科技进山点燃山区希望之火
新华社贵阳3月3日电 (记者杨锡玲)科学技术进山,点燃了贵州少数民族山区的希望之火。贵州省在四个山区县试点进行综合技术开发,使那里的面貌发生深刻的变化。
资源丰富的贵州,文化科学技术仍处于落后的状态,至今被人说成“抱着金饭碗讨饭”。1985年3月,贵州省科委组织农、林、牧、水利、轻工、地质、经济等多学科的专家到晴隆、罗甸、玉屏三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县和黔中的普定县实地考察,拟订了山区综合技术开发方案,并从实际出发分类进行指导,把科技的火种传播到千家万户。
四个县首批开发的项目共二十三个,包括种、养、林、果、菜、农副产品加工、矿产开发、建材、工艺制品、包装与储运等各个领域。在八个月内已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效果。据不完全统计,1985年共投资四百四十多万元,总产值达到一千二百四十多万元,获纯利四百五十四万七千多万元。
参加山区综合开发的专家不辞辛劳,深入边远山乡,他们发现一些少数民族穷困县并非“一贫如洗”,只要认真扶持,科学开发,就可以使资源变为“摇钱树”。晴隆县锑矿储量丰富,在引进了广东冶炼技术后,合办起晴隆县浮选矿厂。现在,日处理原矿石三十吨,每天产值达一万元。
在为贫困山区更装换貌时,科研人员处处为山民着想。贵州省商业科研所所长唐孟玄到全省有名的穷县普定,发现在这个县安家落户的知识青年黄克让组织的山区开发公司生产的糕点没有销路,而满山遍野的山桃、山楂、酸梨子和刺梨等营养价值很高的野果却未被开发。他建议黄克让利用原有的场地、设备转产蜜饯果脯,并由省商科所和黄克让联营,当年就收回了全部投资。
科学技术知识的引进,使边远少数民族穷困山乡产生了活力。玉屏侗族自治县最贫穷的彰寨乡,国家年年要救济扶持。县民政局、畜牧局、科委、饲料公司提出将山区综合技术开发工作与扶贫工作结合起来,去年,这个乡每户平均收入达八百六十元。
科学技术的传播也带来了人们思想的深刻变化。群众已认识到,“脱贫致富,科技是关键”,必须以现代知识武装,提高竞争能力。许多过去祖祖辈辈不买书、不读书的山农涌进了书店的大门,有的专业户还聘请家庭教师给孩子上课。1985年,这四个县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七百多期,参加培训的人达五万六千人。
人们的视野开阔了。山区综合技术开发打开了封闭多年的窗户。为了逐步建立开放式的农村经济结构,这四个县已主动与上百个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经济管理部门,建立直接的技术联系,促进了科学技术向农村的转移和扩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