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青春,化作滋润幼苗的春水——山村女教师蒲天彩为理想写下的注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3-06
第3版()
专栏:

青春,化作滋润幼苗的春水
——山村女教师蒲天彩为理想写下的注脚
新华社记者 杨凤山 新华社通讯员 段发强
深情,化作一串难忘的记忆
刚刚走上蟠桃山蜿蜒的山道,孩子们的眼泪就扑簌簌地落下来。他们从东、西蟠桃村和夼村赶来,为蒲老师扫墓。
用松柏枝扎成的花圈安放在蒲老师墓前,孩子们嘤嘤哭诉着:
“您把我们接连送进中学,自己却一个人躺在这里。”
“蒲老师,我们想你……”
1984年4月,山东省平度县蟠桃小学教师蒲天彩走完二十五年的生命之路,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孩子和山村。
她实现了在日记中表露的心愿“为了万紫千红,我甘愿化作春水,去滋润山区渴望文化的幼苗”。她去了,却也把自己融进了孩子们的心田,融进了家乡的土地,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蟠桃小学是由东、西蟠桃村和夼村联办的,夼村和东蟠桃村的学生上学要翻过一道深沟,有的家长不放心,不愿让孩子去上学。每逢天阴下雨、地湿路滑,蒲天彩就扶大的、背小的,护着孩子们爬沟过河。她还准备了塑料雨布,给孩子们遮风挡雨。看到天彩这样爱孩子,家长们放心了。
在蒲天彩办公桌的抽屉里,有一个小纸盒。纸盒里有各色大小的钮扣,插着缝衣针的线团,五颜六色的橡皮筋和头绳,还有一把塑料梳子。这都是她专为学生准备的。哪个女学生赶来上学没来得及梳头,下课后,天彩就把她叫进办公室,为她梳头。哪个学生的衣服破了,天彩也及时替他补好。
学生蒲勇从小患了哮喘病,一发病就走不动路。蒲天彩象母亲似的早上把他背到学校,晚上又背着送他回家。蒲勇不能去学校时,天彩就天天晚上到他家里,为他补习功课。小蒲勇听到老师去世的消息,哭得跟泪人似的,都起不来了……
蒲天彩以自己深挚的爱,赢得了孩子们的心。
理想,系于穷山窝的未来
1982年7月,蒲天彩教的五年级进入了升学复习考试的关键时刻。她整理串讲笔记,刻印复习资料,到学生家中去“开小灶”、“送偏食”。过度的劳累,使她在考试前三天病倒了。高烧三十九度,头痛,恶心,吃不下饭。学生们心疼地说:“蒲老师,你回家休息吧!”蒲天彩摇摇头,让学生把她扶到椅子上。整整三天,蒲天彩坐在椅子上讲,学生们含着眼泪听。
考试揭榜,十六个参加考试的学生,十五个中榜,总成绩列蟠桃乡之冠。
这是她当教师的第五个年头。这五年里,蒲天彩一直是一个编外教师。亲戚给她在城里找到了工作,她不走;有人在城里替她物色了对象,母亲劝她去见见,她不去。面对一次次可能改变人生道路的选择,她总是那么有主意。图什么?她对老支书这样表露心迹:“金窝银窝,不如用自己的知识和汗水改造好的穷山窝。明知家乡落后,而又千方百计摆脱她,这是最没出息的事。”
这就是蒲天彩为理想和自己的行动写下的注脚。
蒲天彩的同事官平老师1982年初被分配到蟠桃小学,看到山村贫穷落后的状况,曾暗自打算,只在这里当一年“撞钟的和尚”。蒲天彩摸出了她的心思,便从家里搬来铺盖,和官平一起住到小学办公室里。
夜晚,月光透过窗棂洒进屋里,蒲天彩向好友娓娓而谈。她从邓小平同志出来工作后第一件事就是抓教育,谈到全国还有三亿多文盲、半文盲,再谈到山区文化落后带来的愚昧、对经济发展的羁绊。
官平动情了,留下了。蒲天彩帮她找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纽带。
生命,融进知识的海洋
蒲天彩执教之初,她的班在一次教学测验中闹了个总分不及格。成绩发下来,班里乱成了一锅粥。“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蒲天彩的眼里噙着泪水,深感内疚,意识到肩上担子的沉重。
她开始向老教师范登霄求教,请范老师分析学生情况,指点教学难点。范老师讲课,她在课堂上认真旁听;范老师备课,她在旁边一字一句地揣摩……
一个落雨的夜晚,伸手不见五指。范老师以为她不会来了,正待收拾课本,蒲天彩却已浑身湿淋淋地走进了办公室。
蒲天彩的办公桌上、家中的床头,堆满了各类书籍:《儿童心理学》、《简明教育学》、《数学教学法》、《小学生作文选》……她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攒几个钱都买了书。
有的老师说,蒲天彩一生爱的是事业、书籍、学生和时间。邻居们说,晚上天彩屋里总是亮着灯。往往是母亲睡醒了一觉,天彩还在看书。两鬓斑白的老母亲又是喜、又是疼,忍不住催她快睡。天彩说:“娘,人家孩子没上学时,我沿门去催。现在人家把孩子送来了,我教不好,能睡得稳吗?”再催紧了,她就说:“你每常说名师出高徒,忍心让我当个糊涂先生吗?”
蒲天彩撑着知识之船,寻访教育家们指引的教学之路,领悟着启发式教学法的奥妙,渐渐使知识、经验、方法熔为一炉。到后来,她参加全乡一百四十多名教师的考试,成绩总在前几名,她的班级的考试总成绩,也在全乡的小学中名列前茅。乡里连年评她为“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优秀辅导员”。
1983年10月,她终于以全乡最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民办教师。1984年2月,上级又推荐她到县教师进修学校学习。然而死神却在这时悄悄向她袭来。入校第四天,她就病倒了。头疼,头晕、呕吐。进修学校领导逼着她休假半个月,可她回家仅仅两天就重新出现在进修学校的课堂上。
蒲天彩坚持着,整整坚持了二十七天。
4月18日,蒲天彩被送进了县人民医院。医院很快传出一个噩耗:她患了白血病——血癌,已是晚期。
蟠桃山三个村子的干部、群众带着鸡蛋、花生来到了医院。学生们站在老师的床前,用一双双小手抹着眼泪。让老师梳过头的小华珍走到蒲天彩病床前,流着泪替老师梳理着零乱的头发。
天彩睁开眼,悄声说:“小同学们走路受不了,别让他们再来看我了”。她又转身对官平等几位老师说:“我放心不下新兴那孩子,他光贪玩,上次考试两门不及格。还有天刚,老是偏科,不爱学数学,你们往后得多吃累了……”这质朴的遗言,使大家明白蒲天彩早已战胜死亡的恐惧。她生命的价值,获得了最后的升华。
蒲天彩逝世后,蟠桃山区人民点着香火,燃起草纸,在孩子们的鞋上蒙上孝布……他们沿用古老的方式来祭奠这位青年教师,他们呼唤着蒲天彩,也呼唤着知识。这是蒲天彩用生命播下的种子。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