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难得糊涂”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3-06
第8版()
专栏:纵横集

“难得糊涂”析
杨迎新
近来因为出差,在省城转了一圈儿,发现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时兴起来了。或托裱成横幅,或翻拍成照片,有的高悬于客厅卧室,有的则压在办公桌的玻璃板底下,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板桥的这几个字,确实写得遒劲古拙,圆转连绵,似斜反正,错落有致,很能体现他独创的“六分半体”的韵味,受到人们珍爱,也属自然。
不过,同一事物,见仁见智是很不同的。我有个伯父,是位熟读四书五经的老中医,学问不少,只是脑筋有点老,爱在零碎事上挑儿孙晚辈的理,一家子常因此闹些别扭。八十多岁的人了,省心度晚年多好,何必在家庭琐事上着急挂火呢?老伯如此顿悟之后,便把“难得糊涂”悬之座右,借以自醒。
我有个准备报考研究生的朋友,对“难得糊涂”的理解则另是一样。这位老兄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很难安下心来做学问,有所为必然要有所不为啊,他认清此理,便请郑板桥这句话监督自己,决心在“不为”的方面“糊涂”一下。此外,有些克己奉公、“营私以为羞”的同志,不在个人好处上斤斤计较,甘愿“糊涂”,那更是为人们所熟知、所称道的了。
凡此种种,可能与“难得糊涂”的本意有些距离,但这有什么关系呢?据研究者说,艺术具有“空筐”结构的特性,欣赏者可以把自己的感受、联想“填”进去。象这样不钻进古人的躯壳,硬充一个类似的角色,而是着眼于今天的生活和对未来的进取,不也是很好吗?
另有些人倒是颇能体味“难得糊涂”的原意的,他们也想学一学当年的板桥先生。“不正之风这么厉害,光我抵制顶什么用?弄不好还要落一身‘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不正之风这东西能不能治得住?难说!”于是便按照郑板桥说的,“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由聪明而转入糊涂”起来了。
其实,一生为老百姓办过不少好事,最后因赈济饥民“忤大吏,罢归”的郑板桥,何曾糊涂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直摅血性为文章”,“笔墨之外有主张”,他不过是看透了清王朝的腐败,自己回天无力,便以“糊涂”来自解,虽说有着麻醉自己的成份,却更多的蕴藉着愤慨。身处那样的时代,不愿昧着良心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又觉得找不到力量来逞一时痛快,也只好如此。这既是他的消极处,也是他的清醒处。
而我们这个时代,尽管不正之风在某些地方、某些方面还比较严重,甚而是附着于一些当权人物身上的,但它毕竟是被抽去了底薪的邪火,是失去了根基、已经引起天人共怒的幽灵,即使将会出现肆虐一时的情况,但终会被收拢来押到镇魔殿的石窟里去的。这也是为许多事实所证明了的。看不到现存的这种力量,为不正之风的淫威所慑,丧失信心,先自解除了武装,那可真是糊涂了。
郭沫若当年曾慨叹庄周消极避世的思想对中国影响之大,的确,残酷的封建专制曾磨钝、麻醉了多少颗正直而热烈的心!但即使在那样的时代,也出现过不少不顾个人利害、直面前行的“猛士”,被鲁迅誉之为社会的“脊梁”。我们这个时代应该说已经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成为“脊梁”的条件,为了“保险”而闭上眼睛,那就不是“难得糊涂”,而是真正糊涂了!
好在不屈不挠地向邪恶斗争者还是大有人在的。我就认识一位因几次反映本单位的问题而被穿了几次“小鞋”的同志,换别人,可能就“洗手不干”,糊涂起来了;但他偏不,而是套用“难得糊涂”文下的那段小序,写了这样几句:“斗争难,清醒难,斗争碰壁后仍清醒更难。看远些,想深些,当下心坚,何计个人枯荣也”。这种精神实在令人敬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