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胡耀邦称赞临夏回族自治州干得确实不错 种草种树发展畜牧业振兴经济 工农业总产值一九八五年比一九八三年增长百分之二十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3-10
第1版()
专栏:

胡耀邦称赞临夏回族自治州干得确实不错
种草种树发展畜牧业振兴经济
工农业总产值一九八五年比一九八三年增长百分之二十一
据新华社兰州3月9日电 (记者屈维英)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近两年来从种草种树、发展畜牧业入手,打开了振兴经济的突破口,大多数群众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全州农、林、牧协调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1985年与1983年相比,全州工农业总产值增长21%,财政收入增长8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0%。州委把全州的可喜变化,写信向胡耀邦同志作了汇报。胡耀邦同志在今年1月25日接信的当天就写了批语,称赞他们思想解放,路数清楚,作风踏实,干得确实不错。
1983年夏天,胡耀邦同志到甘肃视察工作,发表了“种草种树,发展畜牧,改造山河,治穷致富”的讲话,并专程到临夏回族自治州看望了各族群众,和他们共商发展临夏经济的大计。
胡耀邦同志离开后,全州把一百四十八万亩荒山、荒沟、荒滩和部分国营疏林地划给农民种草种树。1984、1985两年,全州共种多年生牧草三十一万多亩,相当于1983年底多年生牧草保留面积的十倍;造林三十七万亩,相当于1983年前累计造林面积的66%。其中苹果、梨、杏、花椒等经济林达二万六千多亩,相当于历年来经济林总面积的二点六倍。全州林副产品收入达到一千三百多万元。随着种草种树的发展,畜牧业开始兴旺起来。全州大家畜由1983年的二十三万六千头增加到1985年底的二十九万九千头。羊的饲养量由七十四万只增加到八十九万只。畜牧业产值由1983年的二千九百六十一万元增到1985年的五千三百九十万元,增长82%,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5.5%上升到20%,超过了全省的水平。
大规模种草种树的结果,使这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的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一是解决了燃料、饲料、肥料俱缺问题,破坏植被现象基本停止。二是解决了几十万回、东乡、保安、撒拉等族群众吃肉难、吃奶难的问题。三是促进了皮毛市场的繁荣和饮食服务业的发展。畜牧业发展起来后,临夏回族自治州积极扶持群众搞畜产品加工业,繁荣皮毛加工市场。截至去年底,全州以农畜产品加工和饮食服务业为特色的乡镇企业发展到一万二千七百多个,总产值达一亿五千多万元,从业人员八万三千六百多人,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五分之一。临夏回族自治州能从种草种树发展畜牧业打开振兴经济的突破口,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他们把一切能够承包的荒山、荒沟、荒滩全部承包给农民,并放开农畜产品市场,放手让群众去经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