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煮字生涯》自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3-10
第8版()
专栏:

《煮字生涯》自序
柯灵
我曾经长期当报刊编辑,煮字烹文,一手伸向作家,一手伸向读者,借墨结缘,弄云作雨,播火传薪。此中况味,甘苦自知,却从来无意倾吐;这本小书,从写作到辑集,大半出于偶然。人海浩瀚,世事坌集,潮汐有信,风雨无凭,藐小的个人,难于独立苍茫,事无巨细,决然自主浮沉,也是很自然的事吧。
我投身编辑生涯,最密集的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正当天下鼎沸,祖国存亡绝续之秋。这个惊心动魄的时代,已成为过眼云烟。中国抗日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一弹指间,流年四十,但创巨痛深,记忆长新。世界各地形形色色的纪念活动,鉴照史镜,警策未来,表示对人类命运的殷殷关切,四海同心,无分畛域。这集子里的第一组文字,主要是这一时期的勾沉稽往之作。《上海抗战期间的文化堡垒》是《上海党史资料通讯》对我的访问记录,经我补充整理,只是一些史料的铺陈,除在《通讯》发表外,并连载于《人民政协报》。因为代远年湮,深恐记忆失真,稿成后曾请益于梅益、王元化两同志,当年党领导上海文化界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躬与其役,可以算是历史见证人;杨幼生同志致力于“孤岛”文学研究,熟悉情况,我分别请他们严格甄审内容是否翔实和符合政策,并特别注意有无借此自我吹嘘之处。现在我仍愿以此意求教于读者。《“孤岛”新闻史号外》一文,与任嘉尧同志协作成篇,试图为上海“孤岛”时期“洋商”报纸的因果作一分析和小结。今年10月,中国新闻学会等四单位联合发起,在曾为战时陪都的重庆举行全国新闻学术讨论会,我承邀参与,因平生足迹未尝入川,仓促成文,借此作敲门砖,得以假公济私,欣赏瑰丽奇伟的大足石刻,归途顺流而东,又瞻仰了向往已久的三峡风光,葛洲坝工程。《〈周报〉沧桑录》的写作,也是云无心而出岫,并非我的本愿。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狂风巨浪中,《周报》昙花一现,曾起过一些影响,到“文化大革命”期间,却被视为政治包袱,成了我无法脱卸的湿布衫,事过境迁,似乎形势“稳定”,又不那么讨人嫌了。还有人准备替它梳妆打扮,改造历史,一面又翻云覆雨,播弄无聊的口舌。几十年来,——具体地说,“文革”以前,我无论口头笔下,未尝对《周报》置一词,现在既然如此,我觉得也无妨实事求是,负责说明一些真相。办刊物是集体事业,分工合作,各尽所能,荣辱与共,无分彼此;作家的扶持,读者的赞助,更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将众擎云功粉饰为独支之局,既违事实,更不足为训。要不是我穷于应付,本不想多费这番笔墨。但尽管如此,这篇文字的主旨,还在于为当时的民主洪流留一缩影,我相信今日的读者,温故知新,还不至于毫无意义。
第二、三两组,前者是我和几位前辈和友辈文字交往中偶尔留下的尘影梦痕,他们对我多曾同声相应,或给以友好的提挈,或予以道义的支持,现在已大半谢世,而风仪长存,我敬以此表示衷心的感念。后者是几种刊物的发刊词和编者告白,为当时当地所作,打着较为清楚的历史烙印,社会故态,文场旧事,可以由此豹窥一斑。这两组文字,除了部分近作,有些篇什,曾见于旧作文集,因为内容与编辑有关,不顾重叠,加以集中,期便于读者检索。
我积年编辑的报刊,有熟悉情况的同志曾为文评述,散见于各种杂志,现经请求,得许借看,另成一组。承这些同志的美意,腕底春风,多所奖饰,我不避“王婆卖瓜”之嫌,却还别有些用意在内。因为这本小书,虽然滥竽“编辑丛书”之列,但除了关于《周报》一文,实际上都是顾左右而言他,要获得较为明晰的印象,还须求之于这些评述。从保存期刊史料的角度着眼,竹头木屑,或许不为无用。我编的报刊,有文艺性的,综合性的,政治性的,也有群众性的,而后一种经验最为愉快和难忘,特别是《文汇报·读者的话》。它使我懂得,文字媒介一旦电流般接通群众的心海,相引相吸,相激相撞,会产生何等的社会效果。什么“洛阳纸贵”的神话,映衬之下,显得多么苍白无力。不久前《文汇报》报史研究组在国民党的历史档案中发现一个材料,可以作为反证:
“该报(按:指《文汇报》)言论左倾,偏向中共,而以本党为攻击对象,对本局(按:指国民党社会局)施政多有不利之批评。该报辟有《读者的话》一栏,系由左倾作家柯灵主编,常有挑拨群众攻击政府之言论及赤化宣传。内容记述各项,均有均衡之发展,文化、工人、知识界之读者颇多。”
(摘自1946年底国民党上海市社会局《本市各报调查及分析》一表中“内幕与背境”栏。标点为引用者所加。)沐手恭录,借供谈助,并以见反动统治阶级和一般群众,眼光多么不同。
《记中国第一张儿童时报》一文,意在为全国首创的儿童报纸留一文献。作者田锡安先生已经逝世,这是一位很有见地的教育家,而鲜为世人所知;我正式从事报刊编辑,就出于他的汲引,饮水思源,谨于此志少年受知之情。
此书结集,出于赵家璧同志的建议,山西人民出版社张安塞同志的督促,并道谢忱。
1985·11·12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