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家庭农校——宁河县赵路村女青年王德勤传播知识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3-13
第3版()
专栏:

家庭农校
——宁河县赵路村女青年王德勤传播知识的事迹
陈德宏 马会鸣
天津市郊宁河县苗庄乡赵路村西头儿,有三间用秫秸围起来的平房。在这所普通的农舍里,办着一所不寻常的学校——家庭农校。这里的主人,是一位有胆识的姑娘,名叫王德勤。
二十六岁的王德勤长在农民家庭。1980年春,小王高中毕业后,回村参加劳动。有一天,她躺在炕头收听广播,听到播音员说:“目前,我市郊县除宁河县外,都发展起养殖白蘑菇这项能为国家赚取外汇的副业……”一骨碌坐起来,问正在抽烟的父亲:“各郊县都能养白蘑菇,为啥咱不能?是地理、气候条件差咋地?”父亲猛吸了一口烟,说:“都不是,咱缺乏科学技术!”
听了这番话,争强好胜的小王有心试试,为宁河县补上这项空白。第二天,她骑自行车到县城,买来有关书籍,添置了容器,购买了原料,腾出自家一间房子当试验室。这年金秋,又白又大的蘑菇犹如千万伞盖,挤挤挨挨地长了起来。
为了系统掌握农业科学,1981年,王德勤报名参加了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和乡农业技术学校的学习。小王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她家种的棉花、天鹰椒、粮食等作物连续三年获丰收,每年收入近九千元,成为闻名乡里的致富冒尖户。
乡亲们羡慕小王,夸她能干,可她的心里不能平静:全村九十六户人家,一千四百多亩耕地,自然条件可说是得天独厚,可为啥产量、收入都上不去?想到这里,办学校的念头萌发了。她对父母说:“如果我能把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大伙,让乡亲们都掌握科学种田的本领,该多好啊!”父亲说:“你要办的是一件好事,我们支持你。”
王德勤忙碌开来。她腾出自己居住的西屋当教室,买来黑板、粉笔等教具,骑车到乡农校购课本。早晚休息时间,她出入各农舍,宣传学科学、用科学的好处。经过数日奔波,家庭农校在1983年1月开课了。简陋的教室里,齐刷刷地坐着二十个农民。这是农校的第一批学员。
农校开课后,小王经常废寝忘食。深夜,别人都已进入梦乡,可她的房里仍灯火通明。两年多里,小王写了十七万字的教材,总结了一套适应农民需要的教学方法:农闲时,每星期二、四晚上学习两个小时,系统讲授小麦、玉米、水稻、棉花四大作物的种植、管理;农忙时,根据作物生长情况,种前学种、管前学管、收前学收。
校内一本书,校外一块田。王德勤办农校,注重理论,又注重实践。赵路村靠垄沟的冬小麦地块,苗草齐长。小王想:如果使用小麦除草剂,效果一定很好。讲课时,她建议大家试试看,并先在自家麦田试验,来个现身说法。她到供销社买来除草剂,仔细配比,合理喷施,第二天清晨,杂草都被杀死了。在夜校学员的带动下,全村很快推广使用了除草剂。
小王把办农校当成生活中一件大事。一次,她到县里开科技示范户座谈会,集中食宿。“今天是星期四,晚上应该给学生们上课”,她心里盘算着。下午讨论会一散,她第一个迈出房门,风风火火地跑下楼。同来的一位姐妹追上去,向她喊:“德勤,吃完饭再去!”“时间来不及了。”小王一边回答,一边跨上了自行车。
天晚路远,王德勤赶回村时已是满头汗水,心也有点发慌。进家门,顺手舀了一碗凉水,喝了几口,就召集学员上课。学员们说:“你赶了三十多里路,看把你累的。”小王不在意地说:“这不算啥,咱可不能误课。”
科学的力量是神奇的。
这年秋后一算,二十名学员家家增产增收。学员李岐收粮食七千多斤,加上棉花、天鹰椒、养蘑菇等共收入五千多元。他感慨道:“科学技术是帮咱致富的‘金钥匙’。”
王德勤主办的家庭农校,先后毕业了两批学员,出了四十五名种植能手。她本人也被评为市、县三八红旗手,县级精神文明先进个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