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伟大的架桥者——为中国《桥》杂志创刊而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3-13
第4版()
专栏:

伟大的架桥者
——为中国《桥》杂志创刊而作
中国三S研究会顾问 路易·艾黎
每一个生活在国外,并且赢得四邻尊敬的中国人,都在他所生活的异国与他自己的家乡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多少年来,有许多这样的架桥者,使我们想起了或许是所有这些人中最伟大的架桥者。
忆往昔,红军克服千难万险,在大西北,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的侧翼立住了脚。他们站稳了,建立了自己的指挥部,动员起中国的民众参加抗日大军。
这支军队的战士们把对于未来的一切希望,寄托在联合起来、为建立新中国努力开辟一个根据地。
如此众多的民众,为了一个共同的事业表现出如此伟大而忘我的献身精神,象这样的事情,在现代世界上从来没有过。
当时许多人都说,中国的事业是毫无希望的,而埃德加·斯诺这个年轻的美国作者却要去寻找真理。他在今天已经成为历史名人的马海德大夫陪伴下,到红色区域作了一次冒险旅行,在那里会见并采访了革命领导人,与那些参加过长征的年轻战士交谈,写出了了不起的著作《西行漫记》。这本书建起一座桥梁,恰好从延安通向世界上讲英语的国度里的许多人家,成为一部史诗,并且在世界各地被译成许多文字,使人们对于那些正在进行出色战斗的中国勇士们充满热望和信心。
这本书激励了许多作家,使他们沿着斯诺的足迹到达延安。他们后来都写书立著,加固了斯诺已经架起的桥梁。
他们的名字有许多许多。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脑海里想起了一些人:杰克·贝尔登①、根舍·斯坦因②、哈里森·福尔曼③、伊斯雷尔·爱泼斯坦④、乔治·霍格⑤,以及其他许多人。
另外两位最著名的架桥者把斯诺的业绩又推向前进,她们是艾格妮丝·史沫特莱和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伊万斯·卡尔逊⑥、约翰·谢伟思⑦和约瑟夫·史迪威⑧也帮助加固了这座桥梁。
《西行漫记》给天下的老百姓带来了希望,那就是,只要在一个共同的旗帜下团结工作,就能把大山移动。
这本书促成了印度国大党代表团的访华,以及汉斯·米勒⑨医生的来华,他在前线工作了十二个年头。
埃德加·斯诺把他在延安获得的启示带到中国工业合作运动(工合)中。“工合”是由他帮助创立的,至今仍然存在。
当斯诺写《西行漫记》这本书的时候,世界上有许多人面对法西斯在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的得势而沮丧,对这种威胁感到手足无措。《西行漫记》帮助了一切愿意捧读它的人,使他们对中国的正义斗争产生了新的乐观情绪和崇敬之心。这本书点燃了数百万青年心中的火焰,在他们寻找出路的时候,引导他们去思考,去分析。
对于埃德加·斯诺自己来说,在他对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及余波进行估量之前,或许从来没有十分意识到他所取得的成就。只是在七十年代,当他最终消失在雾霭中的时候,人们才完完全全地看到,他做了每一个红军战士要做的事——为了人民,去争取新的胜利。
注:
①杰克·贝尔登:美国记者,著有《中国震撼世界》一书。
②根舍·斯坦因:美国记者,著有《红色中国的挑战》一书。
③哈里森·福尔曼:美国记者,著有《红色中国的报告》一书。
④爱泼斯坦:祖籍波兰,曾任美国报纸和通讯社记者,著有《人民的战争》等书,现为《中国建设》总编辑,中国三S研究会副会长。
⑤乔治·霍格:英国牛津大学毕业生,曾与路易·艾黎一起从事“工合”运动,在甘肃创办山丹培黎技工学校,1945年因破伤风去世。
⑥伊万斯·卡尔逊:美国友人,二次大战期间任美国驻华使馆武官,著有《中国的双星》等书。
⑦约翰·谢伟思:美国友人,二次大战期间曾任美驻华使馆外交官。
⑧史迪威:前美国陆军地面部队司令。
⑨汉斯·米勒:德国友人。
(刘力群译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