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中国思维是实用理性思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3-14
第5版()
专栏:

中国思维是实用理性思维
李泽厚
美国一位以研究中国思想史著名的列文森教授认为,思想史是个博物馆,另一位史华滋教授则认为思想史不是博物馆,而是图书馆。我认为思想史可以是博物馆,可以是图书馆,更可以是照相簿。从中,你可以看到自己的整个成长过程,可以看到自己生长的环境、亲友等等。每个时代都在不断地写历史,都是根据自己此时此刻存在的要求来回顾历史,使历史成为推动我们前进的背景和动力,决不是简单的知识和记录而已,这就是我研究思想史所采取的角度。
中国历史的特点之一,我认为是新石器时代以农业为基础的血缘氏族制度非常之长,发展得特别完善。孔子要“复三代之治”,想回复后期氏族社会的“文明”制度,这是真实的历史存在,里面保存了原始社会一些比较好的东西,与柏拉图虚构的理想国不一样。中国的人道主义渊源于孔孟,与西方也不一样。西方的人道主义是从个人出发,强调个人的独立自由。中国的人道主义讲的是人们的相互友爱合作,互相帮助。中国先秦诸子(除庄子外)都着眼于人际关系的处理,讲自然也讲人事。这个中国思想的特点也表现在整个文化方面。爱因斯坦曾经感到很奇怪,他不理解中国没有希腊欧几里德几何体系,没有文艺复兴以来伽里略的科学实验成果,何以能做出很多工作。我的看法是,中国基本上是技术发达,科学并不发达,四大发明都是技术发明。中国人的思维总喜欢要求科学直接为社会生活服务,对科学的独立意义,对科学本身思辨的完备等等不够注意。我觉得中国思想与四大文化关系更为密切,这就是兵、农、医、艺(首先是技艺)。因为这四个东西与中国民族的生存发展的实际关系最为密切。中国远古打仗打得最多,中国兵书所以才出现得那么早那么成熟。中国的农学在汉代便已相当发达。医也是,几千年后还在用。农、医从两方面保证了中华民族发展到了十亿人口,占世界第一位,这从全球文化角度讲是个奇迹。由此可见,中国的思维、中国的文化都与实用的东西联系密切,所以我把中国思维叫做实用理性。实用理性以儒家为主体,其他各家也是。
儒家以“孝悌”为本,即以亲子之爱为社会结构的根本。亲子关系是一种自然的关系,如果把它看成一种外在的制度规范,人们就会感到是一种约束,但把它变成一种发自内心的追求,情况就不一样了。由此便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际关系。把亲子之爱扩展到整个社会,整个宇宙。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它既是自然观,又是社会观、人生观,有理智,又有感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