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这是一些不愿意在这里住的人——泰国柬埔寨难民营纪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3-14
第6版()
专栏:

这是一些不愿意在这里住的人
——泰国柬埔寨难民营纪行
张则孙 杨毅
2月初在北京还是寒风凛冽,隆冬季节,而在曼谷却风和日暖,无减盛夏。清早五点多钟,我们坐上大汽车从曼谷出发。道路两旁看不见庄稼,有的地方在烧灰积肥,一片片黑土,有的还冒着黑烟。经过两个来小时的颠簸才到了目的地——侬占难民营。这里离前线只有六公里。
一间间简陋的草顶竹屋杂乱地排在尘土飞扬的公路两旁。被太阳晒得乌黑乌黑的人们,有些瘦得皮包骨,有些是光着屁股的小孩,东一堆西一堆,好奇地望着我们。用联合国救济难民高级专员代表约翰·摩尔的话说:“这里住的是一些不愿在这里住的人们。”
我们走进了一个大门上标着“侬占难民营”几个大字的大茅草棚里休息。草棚里,靠着矮矮的半截竹墙边,站着一个三十来岁打扮朴素的年轻妇女,她招呼我们坐了下来。开始,我以为她是一个服务员,不想一攀谈,原来她是第二营地柬埔寨妇女协会的主席,名叫蓬·雅约美。1979年越南入侵不久,她们全家五口人就从金边跑出来了。
当问到她们现在怎么维持生活时,她说:“我们现在仅仅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主要靠联合国救济难民委员会、泰国政府以及其他一些国际组织提供的食物和卫生文教设施。吃的只是大米、蔬菜、大豆和一些罐头,自己也组织一些生产。
从大草棚里出来我们先参观了幼儿园和学校。学生从三四岁、五六岁一直到十多岁。幼儿园没有什么设备,但孩子们却高兴地鼓掌欢迎我们。约翰·摩尔告诉我们:“营地的学校有二千三百多个学生。学生是柬埔寨人,教员是柬埔寨人,课程都用柬埔寨文,一切都是柬埔寨的。”
一间间草屋里都是妇女。年轻的,在学柬文、学唱歌;年纪大些的,有的手摇纺车在纺纱,有的在木机上穿梭织布,也有使用缝纫机的,更多的在编结竹制品。
最后,快离开妇女协会时,妇协主席说:“我们柬埔寨人都希望回到祖国去,但是我们一天也不能忍受在越南人的统治下生活。”
第二营地是泰国境内最大的一个难民营地,有十四万六千柬埔寨难民。这个营地建立了五年,而在这批难民中,五岁以下的儿童就占30%,这就是说,有将近四万四千多儿童是在他们父母逃往泰国途中和在难民营中出生的。
我们还看到一些男人和女人,断了一条腿或两条腿,撑着拐,艰难地走来走去,甚至有的小孩也不例外。摩尔告诉我们,他们是由于踩响越南军队埋伏在边境的地雷而致残的。在第二营地失去腿的难民约占1.2%,正是越南当局的残酷造成了这么高断腿的百分比。他说:“这是一场人为的政治浩劫,而不是什么自然灾害。”其原因就是越南肆意践踏国际关系的准则而入侵柬埔寨。
在难民营里,我们还遇到了一些完全没有预料到的“难民”——韩桑林部队的逃兵。他们平均年龄不到二十岁,最大的不过二十一二岁,大多是十七八岁的青少年,穿着褪了色的灰军服,有的已经打上了补丁,还有头戴着军帽的,这些年轻的青少年就是韩桑林部队的主力。
我们问为什么要从韩桑林军队中跑出来?衡韩,一个十七八岁的小青年,紧皱着眉头说:“我的哥哥早就给越南人杀死了,越南当局屠杀了我们的亲人,他们是我们不共戴天的敌人。我们在他们的枪口下,被迫向我们的亲人开火。我们再也干不下去了。所以我带着枪和七个弟兄一起,越过边境,跑到泰国来了。”另一个更年轻些的小伙子说:“我因有病,走不动,军官也不管我,不给我吃药,我只好逃出来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