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这样建商业一条街行吗?——对沈阳市修建中街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3-18
第2版()
专栏:

这样建商业一条街行吗?
——对沈阳市修建中街的调查
本报记者 刘国胜
这是一条古老而闻名的商业街。
经过整整两年时间的建设和治理,位于沈阳市区中心的中街,确实变了样:市容比较整洁卫生,社会秩序井然,服务质量明显改善。
然而,在赞叹之余,人们无不感慨:为了“一条街”的建设,付出了多么昂贵的代价呵!
今年元宵节的前一天,从朝阳街口到正阳街口,沿街张灯结彩,一派节日气氛!这条仅有一里长的中街上约有八九百盏彩灯悬挂在街道两旁和过街上空。这些彩灯除由驻街单位出资制作外,原来都是从沈河区十六个街道办事处搞来的。区里规定,每个办事处务必拿出三十盏彩灯提供给中街;而办事处则是从他们管辖区域内的企业摊派而来,一盏制作精良的彩灯据说价值上百元或二三百元。为了张挂彩灯,每个办事处要派出三四辆车,原本禁止一切车辆通行的中街,此刻也变得交通拥挤不堪。街道两旁用来摆花的十四个大铁架都是企业出钱制作的,现在只好统统锯掉拆除,固定在电杆上的二十二个摆花铁架也得上移加高,不然将威胁观灯游人的安全。灯节期间,为防止超负荷用电,年销售额达四亿元左右的中街各商店,必须在晚六时前停止营业和用电。
作为东北最大城市的一个令人瞩目的“窗口”,这条古老的中街,似乎成了沈阳市的门面和象征。为保持这条商业街在全省“十大窗口竞赛”和十二大城市“一条街”竞赛评比中夺魁的荣誉,大家都在为这条街服务,可以说是一切为了这“一条街”!
早在两年前,从各部门抽调四十多名专职干部,在这里组成了权力很大的指挥部,他们常年坐镇指挥“一条街”的建设和治理。从那时起,全街十四个行业八十六个驻街单位、近万名职工,在这里展开了声势浩大的“一条街”建设活动。年初、年底在这条街上分别召开了有两三千人参加的揭标仪式和授匾奖励大会,大街上敲锣打鼓,鞭炮齐鸣,着实热闹。除组织各种活动外,还月月向驻街各单位下达百分升级评比竞赛指标,并组成监察大队,明检暗察,达不到标准的,出示黄牌或红牌警告,停发奖金、离岗训练,或停业整顿。
中街是一条有三百多年历史的老商业街。如今,经营八十年代的商品,房屋设施显得较陈旧。为使中街成为国内一流水平的商业街,近两年这里每年都在搞突击建设。去年5月,要求突击四十多天,使沿街各商店达到“四新”,即门面新、橱窗新、牌匾新、店堂新。于是,在这条日客流量达十七八万人的大街上,满街架杆建筑的场面出现了。
至于建设“一条街”的经费,则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方针,全部由驻街单位支付。执勤人员,由这条街的单位出人或支付工资,由办事处聘用。宣传活动经费,按职工人数比例,从各单位的宣传费中提取。评比奖励费用也按这个办法从同项目费中提取。“四新”建设所需资金则规定,企业经费不足,可分期摊销(从下一年中支出),仍不足的,从利润中解决,实在不足,便采取低息借贷办法。
区政府提出统一建设标准:楼房立面要求装修大理石或瓷砖,门面换成铝合金的,牌匾改为包铜,并要统一制作。由于搞“一条街”建设所需的大理石需到外地采购,大量购买的结果曾一度把外地大理石价格由每平方米二百多元抬高到三百元左右。电脑仪器门市部购瓷砖花十一万元,照相器材商店花了三万元,纸张商店须重新改造,花了十二万元,房子修来修去还是漏雨。亨得利表店原是水刷石墙面,也比较美观,已花了不少钱,但有关人员仍认为不合格,坚持要贴瓷砖墙面,表店只好又花了六千元重新装修。
街道还要求各商店按统一规划更换包铜式的牌匾,并指定专人题字,指定专门材料,指定厂点加工,需要多少钱企业就得给多少钱。百货二商店原是石膏牌匾,街道指定到某厂加工包铜牌匾,花了七千元。东风商店的包铜牌匾花了五千多元。纸张商店的两块新牌匾花了五万元。
如果不按要求办,就说让你迁走。照相器材商店新换的木制门,街道要求换成铝合金的,又花了六千零八十八元;刚换完新牌匾,又要求改换新店名,拖了两个月,店名也未定下来。体育用品商店两年前建楼时请人布置的橱窗,这次按“一条街”要求又得改换成电动橱窗,耗资近万元。纸张商店门前原是正阳街道的存车处,商店在修补瓷砖墙面时因施工不能存车了,街道还要收取“占地费”五十七元、“影响存车费”二百元。“天益堂”是有百年历史的老药店,楼房已不能再装修,前几年这家药店花七千元好不容易换上水刷石墙面,这次仍要求铲掉水刷石换瓷砖。
据有关部门统计,去年共有四十七家企业装修了楼店立面,六十九家换牌匾,二十四家改橱窗,有的还改造了店堂。这些企业的楼店多半因年久已不宜修建,有的则因资金不足而无力改造,但他们都不敢违抗指挥部的要求,只好照办。今年,这条街还计划全年再分期分批修建四十多个单位,并要求深入到楼层、柜台、货架和店堂,有四家企业定为重建单位,现已全部扒掉。
且看这条古老中街,居然如此大动干戈搞突击建设和大竞赛,“一条街”的面貌岂能不变!于是,各种现场会一个接一个,省内外慕名而来的参观者一批又一批,各种各样的荣誉也跟踵送来。可是,效果究竟如何呢?即使“一条街”指挥部的同志也承认,只要稍一放松,就会“回生”变样!今年春节前后,由于放松了监督和检查,中街的环境、秩序和商店柜台的一般违纪问题不是又出现了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