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有喜亦有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3-18
第7版()
专栏:经济札记

有喜亦有忧
张德真
世界油价下跌究竟对西方经济带来何种影响,西方经济界正在作各种各样的估计,说法颇不一致。
有些人把油价下跌看成是1986年西方经济最大的“福音”,大谈什么随着油价下跌,西欧经济将“重新迈步”,前景一派乐观。巴黎一位经济学家更形象地把西欧经济比喻为“停在跑道上等待起飞的一架飞机”,说这架飞机借助油价跌势的“推动力”将能“腾空而起”。还有人掰着手指头计算:如果油价下跌到每桶二十美元以下,西欧各国经济将增长多少个百分点。
但是有人持不同看法,《芝加哥论坛报》一篇文章指出,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根据油价下跌而得出“欧洲正在走向经济繁荣的任何看法”都是“不妥当的”。
不可否认,西方工业国家(不包括英国、挪威等少数石油生产国)作为主要的石油消费国,在短期内将从石油跌价中得到不少好处:可节省大量石油开支,降低制造业成本,增强消费者的购买力,通货膨胀率和利率也可随之下降。3月7日,美国中央银行决定将贴现率从7.5%降至7%,各大私人银行也将优惠利率从9.5%降至9%。西德、日本、法国、荷兰的中央银行也分别降低了贴现率。通货膨胀率和利率的下降同油价下跌不无相关,同步发生,对西方经济增长是有利的。
然而,事情远非如此简单。油价下跌对西方经济增长究竟起多大作用,需要具体分析。
有的西欧经济学家认为:“欧洲因石油价格降低获得的利益将不会很大”,因为“石油仅仅是能源消费中的一部分”,而且,由于自1974年以来实行了节能措施和采取了能源替代措施,“它不再具有1974年时那样的重要性了。”因此,石油跌价是否象一些人所想象的,会对西方经济带来那么大好处,实属疑问。
而且,还要看到,在当前这场油价暴跌风潮的袭击下,大批石油企业关停倒闭,石油产量大幅度下降,新油田的勘探和开发缺乏动力,替代性能源的研究和利用更不景气。西方某些部门已感受到那逼人的寒气。何况物极必反,目前的油价暴跌孕育着未来的油价上涨。因此,从长远来看,西方从石油跌价中捞取利益的那种好日子不会长久。
再者,油价下跌有利于降低美元汇价,最近美元汇价也大大下跌,这对西欧来说,意味着出口商品价格上涨,使西欧商品“在重要的美国市场上不那么有吸引力”。日本经济界也大叫日元对美元升值打乱了日本经济原有的格局,使制造业利润下降,出口困难增加,“形势不妙”。
此外,石油跌价也将使西方国家对石油生产国的贸易趋于恶化。目前一些阿拉伯国家由于石油收入减少而削减建筑工程,取消钢产品进口等,使一些西欧国家在中东承包的建筑工程和对中东出口的机器设备明显减少。这对于西方国家日趋激化的贸易摩擦只会起到火上加油的作用。
当然,除此之外,国际债务危机的巨大阴影会随着石油跌价而日益严重。第三世界一些产油国已经债台高筑,石油跌价无异于雪上加霜,使它们再度面临无力偿债的困境。这对于向它们提供大量贷款的西方银行机构是一个严重威胁。
总之,石油跌价对西方经济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对西方来说,有喜亦有忧。那种为石油跌价一味叫好的人,恐怕有点过份乐观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