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散文应有志于肩负重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3-18
第8版()
专栏:我与散文

散文应有志于肩负重担
石英
就我所见,特别是几年来编刊工作中的体会,我以为散文也是在发展着的,诸如散文的观念、题材范围以及写法路数等方面,不能说毫无突破;优秀的和比较优秀的散文作品,时有出现。然而,散文的发展还嫌缓慢,尚未完全摆脱“小摆设”、“夹缝文学”的不公正地位。
我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尽管几年来有识之士再三再四地指出并加以引导,为什么来稿仍是《路旁无名花》、《北戴河游泳》、《泰山观日出》、《小溪流》之类占了最大比重?不是说这些不能写,也不是注定写不好,而弊在迭循旧路,了无新意,作品的思想一般而浮浅。
乍看问题出在狭窄的散文题材上,但又不全是,更反映出表现角度、思想深度上的问题。好象表现角度一经定格即不能移动,思想深度只见表层而不能渗透,其甚者近似工业产品的标准件,不论是上海出的,天津出的,还是哈尔滨出的,都可通用。
致成的原因,我想是过多地走了轻车熟路、师承已有的作品而不求创新,结果只能是难成高格。看来散文这种形式虽然自由,但如不励志求新求深,也更易造成某种模式。
那么为什么在散文这个领域中往往就变“懒”了呢?这与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一种认识上的偏见有关,有些人或隐或显地觉得散文不是当前文学创作的正宗和主脉,因而只是不经心写写,写别的东西疲倦了时写写,出国回来写写,登山下来写写……发发感想,甚至应应景而已。别人一看,也不过如此,也就难怪一些刊物把散文置于夹缝地位了。
归根结蒂,还是散文自身的威力。散文创作如十分“争气”,就不必虑及人们不注目。它应有志于走难走的路,挑文学的重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