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刘亚洲的“宝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3-19
第8版()
专栏:文坛风景线

刘亚洲的“宝箱”
丁刚
每天如此。四时起床,洗脸、刷牙、跑步,五时正走进办公室。稍事休息后,他拉开“宝箱”,取出一叠小纸条,开始写作。
部队作家刘亚洲的“宝箱”其实就是普通的抽屉,里面装着一张张小纸条。纸条上记着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情和对话。当然也有一些从书上抄来的警句和妙语。这些“宝贝”都是亚洲的创作素材。近年来他创作的长篇小说《秦时月》、《两代风流》,报告文学《恶魔导演的战争》、记实小说《惊心动魄——女人的名字是弱者吗?》等作品中的不少东西,都是他从这“宝箱”里取出来的。
平时,亚洲口袋里总装着一些这样的小纸条,走到哪里记到哪里。一次,他听到这样一件事:有个单位开大会,一位老将军在上台发言时,突然被电线绊倒了。台下有人笑了起来,老将军缓缓站立而起,走到麦克风前说道:“跌倒了怕什么?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这故事被亚洲记在了纸条上。到了写作长篇小说《两代风流》时,它竟成了表现主人公李辰的关键细节。
日积月累,亚洲攒了满满两抽屉纸条。平时有空他就拉开抽屉翻一翻。可别小看了这些纸条,没准,一张纸条就能引出一篇作品来呢!
到了要写长一点的作品时,构思之前,他先要拉开“宝箱”,一张纸条一张纸条地仔细揣摩,把可能会有用的挑出来,分类放好。作品完成了,他就把没用过的纸条重新放入“宝箱”。作品发表了,他就把用过的纸条统统烧掉。亚洲说,创作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哪怕是一点细微的重复,也是不应该的。
不过,要是编辑删掉了某张纸条提供的情节或对话,他就还要把这张纸条挑出来放回“宝箱”。亚洲绝不会浪费一张小纸条。
中国人讲究有财不可外露,亚洲似乎也受了点影响。他的“宝箱”是轻易不会打开来让别人看的。用他的话说,不是怕“打劫”,而是怕搞乱了不好整理。您瞧,这会儿我告诉他,我想看看“宝箱”里的“宝贝”,他却诡秘地一笑,说道:“你还是等着看我的下一部作品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