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爱山山为家 爱林林为业 林鸿兴扎根山区二十年绿化太岳山有功 创造新法使高山地带栽植落叶松获得成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3-20
第1版()
专栏:

爱山山为家 爱林林为业
林鸿兴扎根山区二十年绿化太岳山有功
创造新法使高山地带栽植落叶松获得成功
本报讯 记者王艾生报道:出生于福建长泰县的林业工程师林鸿兴,在山西太岳山上二十余年造林营林,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受到中国林学会的表彰,授予他“劲松奖”。
林鸿兴1964年于福建林学院毕业后,志愿来到山西省太岳森林管理局工作,在七里峪林场担任技术员的十三年中,他行程三万余里,走遍了林场及四周的沟、梁、峁、岔。为了找到在海拔一千六百米至二千四百米的高山地区栽植油松的办法,他整整用了八年时间,反复多次进行“落叶松”育苗栽植试验,和同伴们一起创造了“三年生大苗大穴靠穴边直壁栽植法”,使高山地带栽植落叶松获得成功。七里峪林场栽植的华北落叶松,现保存一万六千余亩,近一万亩已成林。林鸿兴总结实践经验,写出《华北落叶松营造初报》的论文,立即引起林业界重视。太岳森林局推广了七里峪林场的经验,现已栽植成活华北落叶松九万余亩。
林鸿兴还潜心研究解决林区道路问题。他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在林场领导支持下,自己勘察、设计、布线、组织施工,进行林道建设。经过十余年的奋战,七里峪林场每公顷林道综合密度为十二点零一米,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仅此一项,就提高木材资源利用率21%。每一立方木材采运总成本平均降低四至八元。同时,也大大减轻了工人作业的劳动强度。
二十余年,林鸿兴以“爱山山为家,爱林林为业”为座右铭,一心扑在山区林业建设上。在七里峪林场工作十三年,他共写下十六本三百二十余万字的“业务日记”,详细地记载了当地的土壤、植被、气象、乡土树种等宝贵资料。根据这些资料,他已整理出太岳山气候变化规律、中幼林生长与自然条件的联系、高海拔区造林树种的引进与实验等技术资料八十七万余字,为太岳山绿化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