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违反科学的“新见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3-20
第5版()
专栏:科学园地

违反科学的“新见识”
牛角
最近,在首都某报读到一篇文章《刀耕火种的新见识》。文章确实提出了一种“新见识”:对刀耕火种也不宜一概否定,若否定了就是不讲“实事求是”。对这种“新见识”,笔者实在不敢苟同。
刀耕火种,是一种原始的耕作方法。它是把草木一把火烧光,然后就地挖坑下种,既不讲求中耕除草,也不重视施肥治虫,到收获季节去收就是了。到第二年,换个地方如法炮制一番。事实上,这种与落后生产力相联系的耕作方法早已被淘汰,即使在极少数的边远山区,也不提倡这种办法。
“新见识”一文的作者认为:“只要管理得当,并不会造成严重损失”。但是,刀耕火种的最大弊病就是会造成生态的“严重损失”。广西大瑶山地区在几年的时间里,仅因放火烧荒引起的火灾就毁林二十多万亩!种植后被“撂荒”的坡地,不但土壤有机质含量急剧下降,而且大雨一来,地表被冲刷侵蚀得千沟万壑,水土严重流失。由于这些深山区往往是江河的上游,大量的泥土被冲刷,又直接影响到下游,造成河水混浊,河道淤塞……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可谓“有百害而无一利”。
文章的作者还引用了一个论据:即分给群众七倍的耕地,让他们七年一轮地放火烧荒。据说这样做,被“撂荒”的土地很快就会“草木茂盛起来”。这种说法有多少科学依据呢?我们知道:“十年树木”,即使在热带雨林地区,被毁坏的森林恢复起来也要相当的时间。而且,重新恢复的也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森林”了。到过山区的人都知道,被“撂荒”的山地开始几年只长草,慢慢才有一点小灌木。有些“撂荒”地“撂”了几十年,也长不成一株象样的树。这种山林的质量很差,起不到一般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这种“耕一撂六”的作法,还直接破坏了野生动植物的生活环境。“新见识”一文作者提到的滇西地区,恰是我国濒危绝灭的珍稀动物——华南虎的栖息地之一。试想,满山烟火,到处是瘌痢头式的山林,华南虎还能生存下去吗?
《刀耕火种的新见识》一文对一些问题的提法也是令人费解的。似乎“一时不能实行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就要保留“刀耕火种”,不搞“刀耕火种”就一定是强迫群众修“大寨田”。其实,许多山区都正在进行“退耕还林”。当地政府和林业部门在保护山区资源的前提下,组织群众“靠山吃山”,适当发展珍贵花卉、中草药、经济动物等种植业、养殖业,有效地解决了群众的生活问题,同时保护了我们祖先留下的、已经非常之少的森林资源。
实事求是的本质就是讲科学和按科学规律办事,写文章亦是如此。现在,各类文章中使用的科技术语和引用的科学例子日渐多起来了。但不要在想阐明科学道理的同时,又不自觉地违反了科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