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甘愿承受九十九条“坏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3-20
第8版()
专栏:

甘愿承受九十九条“坏处”
李昂
作为一个党员,我被一串珍珠般的数字震撼着:
老山边防前线,一个英雄连队在一场保卫边疆的激烈战斗中,只用了两小时四十分钟,就全歼入侵之敌一百五十四名。
在这场战斗中,我伤十一人,牺牲五人。
在全连人员中,共产党员占13%,但是,牺牲的五人中有四人是共产党员,负伤的十一人中有七人是共产党员,占69%。
“共产党员”这四个字的分量,因此便在人们的心秤上显然地增重了!
面对这个数字,一段意味深长的对话,又洪钟般地响在我的耳边。
那是红军初创时期,一个刚刚加入工农红军的青年问胡耀邦同志:“参加共产党有什么好处?”胡耀邦同志想了想,郑重地说:“让我看,参加共产党有九十九条都是‘坏处’,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可能被杀头,还会坐牢;危险的工作要抢着去干;如果军装不够,让给别人穿;饭少人多,要让群众先吃,自己饿肚子……要说好处,我看只有一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拥护你。”
然而,那时人们仍然执著地要参加共产党,甘愿承受那九十九条“坏处”,因为人们觉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这条好处,远远超过了那九十九条“坏处”。以共产党人为代表的先进分子勇于和乐于承受那九十九条“坏处”,才能为占99%以上的绝大多数人赢得翻身解放的九十九条好处。
值得高兴的是,如今一当严重的检验到来,甘愿承受九十九条“坏处”的人还大有人在。如在边防前线、在抗洪救灾现场、在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的其他时刻,便都有人站在前头,其中大多数是共产党员。从这里,人们坚信大多数的共产党员党性未泯,从而对前途充满信心。
然而,有的党员似乎觉得这种检验在平时是“软指标”,可以利用种种“无形难寻”的机会,把这种关系颠倒过来,只求捞到九十九条好处,而不愿承受一条坏处。这些党性不纯的人,一旦当了领导,有了权和地位,便利用职权贪求“好处”,得九九而望百,每每好处到手又心安理得,脸不红心不跳,反而觉得是应该的。
一个共产党人是不是真心愿意承担九十九条“坏处”并真正实践它,在平时和一般的场合,也不是不可检验的。检验的标准,概括起来就是“两前两后”,即“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冲锋在前,退却在后”。譬如在处理个人和群众关系时,是先人后己,还是先己后人?在劳累困苦面前,是挺身而上,还是退缩其后?在分配住房、提职、升级、调资、出国的时候,是争和抢,还是推和让?就是抬一根木头,不是也有抢大头还是拣小头的轻重之分吗?在工作和生活中,谁能逃脱得了这种“前后”的检验?
最近,党中央号召端正党风首先要从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做起。由此想到,全心全意地承受和实践九十九条“坏处”,做到“两前两后”,不仅应该作为一个合格党员的要求,而且对于担负领导职务的党员来说,还要作为一条严肃的纪律来保证实现。一个党,以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自觉的纪律不行,是不是心甘情愿承受和实践九十九条“坏处”,恐怕要做为组织生活的检讨内容,甚至“三省吾身”,谁贪了“好处”,做了不该做的事,该检查的就检查,该批评的就批评,严重的,该处分的就处分,直至清洗出党。对党内那些只图享受当一个执政党党员的好处,而不愿全心全意为人民承受九十九条“坏处”的人,进行思想教育,加强纪律约束,大抵也是端正党风的一个良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