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消肿减肥”深得民心——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裁减乡镇村干部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3-21
第1版()
专栏:

“消肿减肥”深得民心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裁减乡镇村干部调查
大众日报记者 郝英杰 贾化文
淄博市淄川区从改革入手,致力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村各级干部办事效率,采取积极措施,连砍三刀,裁去乡镇、村干部二千四百余人,受到农民的赞扬。
迫 在 眉 睫
近几年,淄川区委不断接到群众来信,反映乡镇、村干部太多,报酬偏高,办事效率低,农民负担重的问题。去年下半年,区委组织调查小组,重点调查了十一个乡镇、十七个村庄和十八个乡镇企业,调查的结果是:乡镇机关人员严重超编,按上级有关规定,全区乡镇机关定编为四百二十七人,实际已达到一千一百零六人,其中非脱产人员占51%;乡镇农工商总公司机构臃肿,全区光公司机关人员就增至九百九十多人,人员开支占乡镇企业利润的23%;村干部职数过多,报酬偏高的状况也十分突出,按规定,全区享受固定补贴的村干部应在一千五百人至一千八百人,实际已经突破三千五百人。
机构臃肿,干部过多带来干部精神状态疲沓,办事效率低,互相扯皮的事多。罗村镇农工商总公司除设办公室、财务科、信息科、保卫科、供销科、生产科外,还分设了产销、供销、矿产、轻工、机电、化工、农机七个分公司和一个电管站。总公司和分公司都不是经济实体,纯属行政管理机构,实际上成了乡镇的“二政府”,企业的“新婆婆”。这个镇的松山化工厂生产需用一种原料,长期靠从东北进货,每年多开支五十多万元,厂里提出利用当地资源自己加工生产。项目报上去后,互相踢皮球,谁也不愿负责拍板,一年多也没有定下来。群众批评说:“鸡多不下蛋,门多事难办!”
机构重迭,干部增加,削弱了乡镇企业和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力量。过去曾是生产第一线的骨干,抽调到机关后,一些企业领导力量削弱了,撑不起摊子,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而调到机关上工作的人又发挥不出作用,反而增长了官僚主义,大部分时间喝茶、聊天、说闲话。
干部过多直接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峨庄乡有一个六十户的村子,竟有六个拿固定补贴的干部。而且这些干部的补贴大都超过平均劳力收入的一倍到几倍。有些工副业较发达的村干部月工资高达五百元,有的村干部承包工副业项目,或多头入股,获取高额收入。全区干部的报酬支出一项就达五百三十多万元,每户负担四十多元。农民们抱怨道:“干活的少,拿钱的多,十个劳力就要养活一个干部,我们咋能富起来!”
调查结果表明:干部队伍消肿减肥迫在眉睫,减轻农民负担势在必行,这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局面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妥善安置
淄川区“消肿减肥”的工作一开始,干部群众中就出现了许多思想问题,譬如有的领导干部担心阻力大,难以推开;有些领导的亲友子女就是精简对象,自身不硬,不好说话;也有的怕裁减干部得罪人等。
针对这种情况,区委召开了一次扩大会议,吸收乡镇干部和重点村干部一起学习中央和省的有关文件,通报了全区调查的结果。会议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看现状、议危害,许多农村干部主动给上级写申请,要求离开机关,到生产第一线开创新局面;有些干部自觉做到消肿不怕疼,减肥不避亲,率先把自己的亲朋子女调离办公室,充实到生产单位。思想认识的统一,党员干部的模范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精简工作的顺利进展。
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区委把妥善安置被裁减人员的出路,作为精简工作中的主要环节来抓。为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矛盾,区委掌握了三条原则:一是大批人员下放,不能给基层转嫁包袱;二是接受单位和被减人员都应达到基本满意;三是下放后收入明显降低的,或不能充分发挥其才能的暂缓裁减,待时机成熟再减。被裁减的干部中,年富力强,有工作能力和有组织才能的,放到乡镇、村的工副业担任领导;有一技之长的放到工副业单位充当生产骨干;对原机关中的勤杂人员和缺少能力的村干部则充实到生产第一线参加劳动。乡镇原农工商总公司中,有一些老干部原来对精简感到精神压力很大。这些同志过去曾长期在农村或企业中担任领导工作,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现在他们年老体弱,担心生活没有着落。区委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决定,对年满五十五岁,连续担任干部二十年以上,身体状况不大好的,回原单位退休,领取原工资的60%到75%。使老有所养,终有所归。
自去年12月20日,区委下达精简文件之日起,先后裁去二千四百余人。截至今年3月8日,已安置退休人员一百九十三人;到工副业单位担任领导骨干的三百五十六人;到工副业生产第一线当工人的九百六十多人,村干部改为误工补贴的三百四十人,其余的五百余人回农村参加农业生产或从事工副业经营。罗村镇机关和农工商总公司一次精简一百二十二人,五天内全部到职就位,无一人不服从分配。镇长孟庆国深有感触地说:“原来真有点怵头,一下子裁下这么多人,撤掉了‘铁椅子’,打碎了‘金饭碗’,说不定会出什么乱子。事实证明:凡是得民心的事,有好的党风保证,就能行得通,办得好!”
效果很好
淄川区“消肿减肥”虽然时间不长,甚至有些方面还不够完善,但改革后的精神状况和工作面貌已经有了明显变化。
振作了干部的精神状态,提高了责任感,增强了事业心。目前,在淄川各乡镇的机关干部和村干部中,普遍感到工作起来舒畅了,顺当了,互相扯皮的少了,相应地也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了,激发了开创事业的使命感。过去在乡镇机关、农工商总公司中干部喝茶、聊天、说闲话的现象基本看不见了。现在,一个萝卜一个坑,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出现了紧张而有规律的新局面。
工作节奏加快,决策果断,效率提高。班子精干,层次又少,手续简化,认准的事,很快就会拍板上马。去年,龙泉镇龙一村和台头村为煤矿资源的纠纷扯皮半年多一直解决不了,机关精简后,镇政府勇于负责,处理果断,三天就妥善解决了。
加强充实了生产第一线力量。过去庞大的管理机构,把工副业生产单位的领导和骨干挖去很多,有些企业竟因此陷于困境。现在,把他们重新调回到生产第一线,使领导力量加强了,第一线生产人员也增加了,可以直接为企业创造财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淄川区每个农户每年平均负担六十多元,其中用于干部补贴一项就占近60%。经过这次精简干部和压缩固定补贴额,全区每年可少开支二百三十九万元,每个农户减轻负担近二十元。
(大众日报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