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培养一批懂行的管理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3-22
第2版()
专栏:

培养一批懂行的管理者
本报记者 李茜
目前,企业领导干部学习经营管理知识的活动蓬勃兴起,形式多种多样,有经理、厂长全国统考训练班,有各种专业课程轮训班,全国工交系统还建立起几十所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同时,国家经委会同有关部门和省市经委,先后在北京、大连、天津、上海、成都、武汉、广州、无锡等市,建立了九个企业管理培训中心。这些培训中心有计划地向中高级经济管理干部灌输现代化管理知识,到1985年底,各培训中心已经培训了各类管理干部三万多人。这是经济工作中具有战略意义的一件大事。
我国几十万个工业企业的领导干部,一种是从经验丰富的老工人中提拔起来的,他们大多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有不少人科学文化水平较低。一种是陆续提拔起来的文化技术水平较高的新干部。这两类干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缺乏现代化经营管理知识。近年来,我国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对骨干企业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干部年轻化、知识化水平普遍提高,具有大专文化水平的占70%。但是,他们大多数是技术人员,并非经营管理的内行,因而,企业领导干部中存在的上述弱点,并没有完全解决。这就是说,无论是老的企业领导干部,还是新提拔起来的,都有一个进行知识更新,学习管理知识的紧迫课题。
有人认为,企业新提拔起来的干部,大学毕业,文化水平高,又懂技术,何必再去学习?文化高,懂技术,固然是一个企业领导人应当具有的基本条件。但一个优秀的工程师,不一定是称职的厂长或经理。目前我国许多企业,正在逐步成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因而经营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企业要掌握顾客心理,市场需求,产品销售的盛衰与更替,技术的发展,经营主攻方向的变化,乃至企业的兴旺前景或潜在的危机。这方面的信息,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企业领导人的跟前,要求他们迅速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在同样条件下,经营管理水平高的企业家能审时度势,多谋善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水平差的则往往顾此失彼,一招失误,全盘皆输,甚至导致企业债台高筑,陷入困境。可见,经理、厂长管理水平的高低,关系着企业的兴衰存亡。这样的事例很多,辽宁省纺织系统有位领导干部,从大连培训中心毕业后,把学习到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同其他同志一起,应用市场调研和市场预测方法,对近期纺织生产经营提供了六条计策,在打开产品销路方面作出了贡献。上海电器公司有位领导干部,在技术引进工作中,运用所学的机会成本和产品周期理论,纠正了两项失误,为国家避免了一千七百万美元的损失。管理培训中心学习,使过去零碎的知识系统化了,陈旧的知识得到了更新,缺少的知识得到了补充,逐步从只懂技术,不懂管理,到初步掌握了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管理知识,在进行企业的经营决策时站得高了,看得远了,减少了决策的盲目性,使企业变被动为主动;许多精通技术,有胆有识的管理干部,通过学习,知识更加全面,如虎添翼,回去后在领导经济工作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当然,培训经济管理干部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总的说来还只是刚刚起步,我国经济干部队伍缺乏科学管理素养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有关部门应当毫不迟疑地把这项工作更好地抓起来,更有计划地培育和培养一批懂行的管理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