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武将爱文才 元帅重教育——纪念贺龙同志诞辰九十周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3-22
第4版()
专栏:

武将爱文才 元帅重教育
——纪念贺龙同志诞辰九十周年
钟师统
今年3月22日是贺龙同志九十诞辰。贺老总在几十年的戎马生涯中东征西讨,战功赫赫,留下了许多传奇式的故事,为人们所传诵;但是对于他重视教育、培养人才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却鲜为人知。我作为一个体育、教育工作者,从部队到地方跟随贺老总办学几十年,曾亲聆他的教诲,亲眼看到他为部队和国家建设创建学校培养人才功绩卓著,所见所闻,深有所感。我借此机会写一篇贺龙关心重视教育,尊重知识人才的文章,从一个侧面缅怀贺老总。
贺龙幼年很喜欢读书,由于家境穷困,上不起学,直到十多岁,父亲才设法让他上了小学。学校要求学生要给圣人的牌位磕头,贺龙不从。一个活人为什么要向一块木头磕头?这样,入学不久就被赶出了校门。动乱的社会和贫穷的家境迫使他再也没有机会走进校门,但是他那颗追求知识的心却一直是火热的。参加革命以后,为部队和国家建设培养人才,为了不让后代重尝他已尝过的失学的痛苦,他走到哪里就把学校办到哪里。
早在二十年代初,他就在四川彭水办过女子小学;还在贵州办过一所学校。在军队里,他抓住一切机会派士兵进讲武堂、讲习所学习,回来后委以重任。北伐战争时期,共产党中央派周逸群同志带领宣传队到北伐军中工作,路过贺龙部队驻地,贺龙知道后,万分高兴,他热情接待并十分尊重周逸群同志和宣传队员们。他在军官会议上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共产党员到我们部队里来了。带队的是个留学生,有学问,有才干,是个活动家。我贺龙多年盼共产党,找共产党,今天找到了。我们部队有希望了。你们说这不是大喜事吗?对他们的工作,我们要尊重,要支持,要向他们学习。”贺龙同志与周逸群同志亲切交谈后,更加开阔了眼界,明确了方向,他激动地说: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贺龙同志的坚决要求下,周逸群同志带领宣传队留了下来,周被任命为政治部主任。
1937年初,我准备去延安红军大学学习,正赶上贺老总向陕西省委要人,于是,就把我留下来送到一个刚成立的连我在内只有五个人的马列主义研究室,研究统一战线问题。贺老总常来看我们,和我们聊天,询问我们的情况,关心我们的成长。一天下午,他又来了,我问他:“昨天有个老头找你,你见到了吗?”他说:“见到了。”这时他脸上出现了沉痛的表情,接着说:“那是宋盘铭的父亲,河南人,来找儿子,可惜宋盘铭已不在人世了,他是个在苏联留过学的知识人才,是个好干部。”看得出,他深为失去这样一位好干部而悲痛。
贺龙同志特别注意吸收知识分子,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并对他们提出切合实际的希望和要求。1938年底,贺龙同志率一二○师挺进冀中,冀中离京津很近,贺龙同志知道这一带知识分子也多,他抓住一切机会吸收从华北各地来冀中参加抗日的知识分子。1939年初,有二十多名青年学生从日寇统治下的北平来到冀中,贺龙同志在师部亲自接见了他们,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好得很,你们的到来将给我们部队增加新的力量。知识分子是宝贵的。你们为了挽救祖国,不畏艰险投奔到抗日战争中来,战争就要求你们首先能够下一个决心,准备去克服在战争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你们必须经受这些困难的考验与锻炼。”
1941年,是抗日根据地最困难时期。为准备对日大反攻,抗大七分校在晋西北成立。贺老总十分关心七分校工作,经常在学校的集会上对全体教职学员讲话。那时有一个“小鬼”队,大多是从一二○师和山西新军中来的十七、八岁的青年。有一次贺老总对这些“小鬼”说:大家要好好学习文化、学习各种知识,要成为无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他这些语重心长的话语,给大家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1945年9月,贺龙奉中央军委的指示,由山西文水地区出发北上迎击侵犯我绥东根据地的国民党部队。临行前他听说文水中学有几百名学生,有的受我党影响,思想倾向进步,渴望参加革命,他说:“这批中学生,军队和地方都需要,将来建设社会主义更需要有文化的人。我们可以暂时放弃文水县城,但对知识人才一定要争取。要把师生拉出去,办一所我们自己的学校。可以扩大招生,我兼任校长。”随即决定学校定名为“陕甘宁晋绥五省联防军驻晋随营学校”。这就是贺龙中学的前身。贺龙中学在三年内共培养了一千五百余名人才,还为成立西北军政大学打下了基础。
1946年冬,晋绥军区军政干部学校成立。贺老总亲兼校长。派我去担任政治部主任。在一次谈话中他对我说:“蒋介石破坏和谈,决心内战,一场大规模的内战看来是免不了了。我们打仗主要是打干部,因为反动军队的军官打仗时都是在队伍后面喊‘给我上’;而我们的干部则是在队伍前面喊‘跟我来’,我们的干部伤亡大。为了粉碎蒋的内战阴谋,必须培养大量的军政干部。现在派你去任军政干校政治部主任,担子可不轻啊。这是仗打好打不好的一个重要问题。”贺老总对学校的工作关怀备至,每期都要在百忙中到学校住些时间,并亲自讲课。如第一期向学员讲了“毛主席的建军思想”、“根据地问题”和“战略战术”等。第二期开学典礼向学员讲了“国内、国际形势”和“人民军队的本质”等问题。使大家受到深刻的教育。
贺龙同志伟大之处,不仅在于注意培养战时所需要的干部,而在于能以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略眼光,注意培养革命胜利后所需要的建国人才。1946年5月,他在贺龙中学的一次讲话中不仅要求同学们要学好文化、科学技术,把自己造就成为能掌握现代武器的人才,以粉碎国民党破坏和平,挑起内战的阴谋。而且还要求他们为建设新中国学好本领。贺龙中学的教育计划中明确指出“在文化知识上,有担任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中各项建设的基本知识”的要求。课程设置也分别有语文、数学、政治、英语、史地、自然、音乐、体育、美术等建设新中国所需要的知识。1948年成立的西北军政大学(贺龙同志兼任校长),设有军政学院、财经学院和艺术学院,显然其目的是培养军队地方两用人才。
建国后,贺龙兼任国家体委主任,还未到任,他就为成立体育学院,培养体育干部而操劳。1953年,我正在云南休养,忽然接到云南省委的电话,说贺老总在重庆打电话找我。我迅速赶到重庆,见到贺老总。他首先询问了我的病情,得知我基本康复后说:“我现在正筹划成立中央体育学院的事,想让你去组织筹建。”我接受了任务,随即来到北京。中央体育学院(后改称北京体育学院)成立后,贺龙虽然身兼数职、公务繁忙,但每年校庆或举行毕业典礼,贺老总都亲临学校作报告,具体指导工作,帮助解决困难并与毕业生合影留念。1953年到1966年的十三年间,他没有哪一年不到体院来,有时一年来几次。
近几年,大家都明确地认识到,实现四化,教育是基础。邓小平同志曾说:“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党中央又作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今天正逢贺老总诞辰九十周年,此刻回忆他老人家在教育事业中培养人才的功绩,更有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崭新的现实意义。(附图片)
为缅怀贺龙同志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邮电部于1986年3月22日发行《贺龙同志诞生九十周年》纪念邮票一套,共两枚。邮票画面分别为贺龙元帅像和贺龙同志在战场上。
新华社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