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一颗铺路石——记河南宝丰县科协副主任李振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3-23
第3版()
专栏:

一颗铺路石
——记河南宝丰县科协副主任李振江
本报记者 李杰
他,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没有留下一句豪言壮语;他,一个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默默地为党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是河南省宝丰县科学技术协会副主任,被称作知识分子的“公仆”,名叫李振江。
科技人员的公仆
1980年,李振江到县科协任副主任。当时,县科协一无人,二无房,三无办公用具,活动经费更缺。有人劝他:“何必到那个‘清水衙门’去作难!”四十出头的李振江回答:“咱是党员,作难不怕,无非是多跑点路,多熬点眼,多动点脑筋。”
农艺师栾长林、薛光耀等五位中年知识分子申请入党愿望迫切,李振江便经常向党组织介绍他们的情况,谈他们的进步表现,使他们的夙愿终得实现;农艺师陈学堂有病,他跑五里路请名医为他诊治,并在床前照料;老中医庞自之有个心病,担心自己的儿子学不了中医,李振江便奔走于有关部门,按照政策规定,很快解决了老人的后顾之忧。
李振江的爱人连翠是个农村妇女,连续三年养了三口大猪,攒下四百元钱,交给李振江买木料建厨房。结果让李振江请“财神”、请专家花个精光。
就是这样,李振江靠着一片诚心,使科技人员与科协之间的距离拉近了,科协成了科技工作者拉家常、说心里话的“集散地”,全县科技工作也动起来了。1983年,科技人员自己组织的农学会、水利学会等十二个学会相继成立并开展工作。一篇篇科普文章,一条条合理化建议,一份份科技论文送到了县党政领导同志的办公桌上、邮寄到全国三百多个县同行们的手里。这一年,县科协被评为全国科普先进集体。去年,李振江被评为平顶山市优秀共产党员。
心中装着全县农民
过去,这个县的科普工作存在着“高人不就、低人不做”的倾向,一些科研成果因缺乏广泛深入的宣传推广工作而自生自灭。为改变这种状况,李振江自觉地承担起繁杂的组织协调工作,决心把科技成果交给农民。
1983年麦播时,恰遇连绵阴雨。怎样种好小麦?农民心里焦急,李振江更是心如火燎。为了普及小麦雨天种植的知识,他跑到有关部门讲明情况,申请经费。一次不行,两次三次,直到解决为止。没有车辆,他跑到有车的单位去求援。经过周密的组织,一个大规模的普及小麦种植知识的宣传热潮很快形成了:广播讲座连续举办四十天;报告团下乡宣讲八十三次,听众达八万多人次;宣传车跑遍全县的村村镇镇;咨询服务处十二位农艺师轮流上集值班,风雨无阻,不要报酬。那些天,李振江白天跑工作,夜晚改稿写科普文章,麦播四十五天,《宝丰科普》就出了三期,印发两万份。这一年,宝丰县人民用科学战胜了自然灾害的侵袭,小麦产量比历史最高水平的1982年还增加四千八百多万斤。
1983年初,李振江在《宝丰科普》上组织发表了《水稻旱种应积极主动推广》的文章,引起县委、政府和科技人员的重视。他们以农学会为主体,成立了协作攻关小组,大面积试种八千亩获得成功,旱稻比玉米平均每亩增值近五十元,仅此一项,全县增收四十万元。
努力成为内行
李振江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来,无论工作岗位怎样变动,工作怎样繁忙,始终不忘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先后系统地学习了《土壤学》、《生物遗传学》、《栽培学》、《育种学》等,记了一百多万字的读书笔记,为广播站和小报撰写了一百多篇科普文章。调到县科协以后,他和一名科技人员一起,历经两年时间,写成了一本七万多字的《小麦生产实用手册》,由省科协印发全省。他与另外两位同志合作写的《现代农业应把旱作农业提到发展战略的高度》的论文,在1984年河南省旱地农业学术讨论会上,受到著名旱地农业专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从一个仅有小学四年级学历的人,变成一个科普“土专家”,该要付出多少心血呀!
李振江终于积劳成疾,身体一天天消瘦。医生从他的痰中发现食道癌的症状,经肿瘤医院检查,癌症已到了后期。他让医生保密,坚持工作。1985年5月21日,年仅四十五岁的李振江停止了呼吸。最近,中共宝丰县委、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相继发出通知,号召宝丰县人民、全省科技工作者开展向李振江学习的活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