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独生子女教育一席谈——访陶国泰教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3-23
第5版()
专栏:专访

独生子女教育一席谈
——访陶国泰教授
孩子成了家中的“小太阳”,而爸爸妈妈则象是一颗颗疲惫的行星昼夜不停地围绕着太阳运转——这仿佛是千千万万个独生子女家庭的共同特征。对这些“小太阳”的教育问题已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为此,我访问了儿童心理卫生专家陶国泰教授。陶老今年七十岁了,现在是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所长。
听了我的来意,陶老温和地笑了,他说:“其实独生子女也有很多优点,千万别以为他们全无是处”。陶老有点为孩子们鸣不平:“根据我们1981年的调查,独生子女的智力发育水准比较高,生活兴趣也更为广泛。”陶老找到一份调查报告,把一些调查数据指给我看,以证明他的观点,又接着说:“当然,调查也的确表明在独生子女中较普遍地存在这样一些缺点:脾气暴躁、不尊敬长者、胆小以及偏食挑食等等。然而,儿童行为差距的形成并不在于是不是独生子女,有许多变因制约着儿童心理发育,如生活环境呀,父母的文化素养呀——特别关键的就是孩子父母。因此,我认为应该加强对年轻父母的教育,现在有些部门已经在着手进行了。首先,应该帮助年青父母树立为集体为国家培养有用之材的思想。否则,仅仅把孩子当成小家庭的私有财产,就很容易一味地娇纵、溺爱孩子,忽视了道德品质方面的培养。”
“父母对孩子不要过分保护”——这是陶老在一家刊物上发出的呼吁,我请他据此具体地谈一谈。他说:“过分保护就是一种溺爱。比如,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应该学会自己吃饭了,可是父母不放心,还一勺一勺地往孩子嘴里喂”,他一边说,一边做着手势:“孩子对此其实是反感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感,以后会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我建议年青的爸爸妈妈们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自己动手的训练。如果孩子完成了训练,可以适当给予奖励。
我提起一些独生子女父母虽然生活上对孩子极其溺爱,但望子成龙心切,在智力上却拔苗助长,强制二三岁的孩子背古诗呀,弹琴呀,巴不得自己的孩子是个神童……”未等我说完,陶教授就连连摇头:“这样不好,不好。这里有一个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的问题。其实,父母适度的期望对儿童智力发育有促进作用,可是期望过高却会导致孩子产生精神压力,对儿童的心理健康非常有害。我们的父母要善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甚至鼓励孩子玩,小孩子爱玩是正常的嘛!还应该承认某些素质是天赋的,比如音乐才能。对有的孩子潜在的艺术才能,父母当然应该加以发掘和爱护,但大多数孩子未必具备这些天赋。”陶老忠告年青父母们培养孩子要从实际出发。
从谈话中可以感觉到陶教授对独生子女教育持乐观态度,他还期待着更多的有识之士关心促进这一重要工作。陶老从事儿童心理卫生研究已经四十五年了,目前由他领导的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已初具规模,这样的研究中心在国内还是首创。陶老和他的同事们正在兢兢业业地为使孩子们更加健康、聪明、美丽而工作着。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也是行星,是围绕着充满希望的太阳——中华民族的下一代——而转动的行星!
李泓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