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别开生面的企业家进修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3-24
第3版()
专栏:今日台湾

别开生面的企业家进修班
教室里,十几个学生正在热烈讨论。
这一群颇为特殊的学生,神态、目光,以及服饰、佩戴……早已摆脱了学生的稚气,他们是台湾政治大学“企业家进修班”的学生。他们出了校门,尤其是回到自己的公司,都是举足轻重的“董事长”或“总经理”。
目前,台湾已有不少这类进修班。政大、台大、东海大学、成功大学,以及台湾生产力中心和许多企业管理公司都开设了类似的培训班。据统计,仅台湾生产力中心一家,自1955年创建以来,已轮训十五万五千人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台湾创业成功的企业家多半凭勤恳和一点小聪明,很少有人重视管理。但近十年,尤其是近几年来,台湾的产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想获得利润,唯有在管理上下功夫。
因此,现在许多企业家都已清楚地意识到,“再不重视企业管理就危险了!”即使是一些企管专业毕业的企业主持人也深感“离开学校十几年,所学与现况已有很大距离,必须再‘充充电’了”。
但是,学习过程并不轻松。在公司开会时,坐惯了主席的位子,习惯下指示,而在课堂里,先生在上,就先“矮了半截”,邻座又都是资历相当的经商好手,环境完全变了。大部分企业家学员对功课都相当认真,一小时的课通常要花两小时来准备,尤其是专题讨论,事先起码要研究好几遍。
企业家班的学习气氛十分活跃,学员们常为了某一观点彼此激烈辩驳;不同意老师的观点,也直言不讳。现任两家公司董事长的一位学员说,在公司里,即使老板错了也没人敢或愿意指正,“经过课堂上的讨论,就很容易发现自己看法的不足”。
由于企业家班的学生大多有良好的实际工作基础,很快便能将其所学付诸实践。一位纺织公司经理过去总觉得开发新产品是技术问题,上学后懂得“市场导向”的重要,生产从消费者的需要出发,还注意搜集顾客意见,主导产品的开发,结果大见成效,新开发的产品极为畅销。
对企业家学员来说,唯一的遗憾是,当他们结束二年半的苦读,好不容易修完和正规研究生一样的学分之后,却拿不到文凭。不过,他们中的多数人对此并不介意,“文凭?你没看到吗?就在我公司的营业额上!” 晓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