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唐山大地震》〔报告文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3-24
第7版()
专栏:佳作信息

《唐山大地震》
〔报告文学〕
 作者 钱钢
载《解放军文艺》一九八六年第三期
这篇十几万字的报告文学,详尽记录了一九七六年唐山大地震的过程,有幸存者的痛苦往事,有抢险者的难忘记忆,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作者写了地震后的各种场面,既有全景的鸟瞰俯视,又有近景的特写白描,从指挥抗灾的中南海紫光阁到唐山废墟上的塑料棚,从坍塌的大楼到封口的煤井,从繁忙的机场到瓦砾中的医院,直至骨肉成山的堆尸场都有相当详尽的描述。但更多的篇幅是写经历了地震的人们为了自己的生存,为了援救更多的同伴而做出的难以想象的艰苦努力。那五位封在井里的男子汉,饿着肚子奋斗十五天;那重伤的司机,硬是把一车伤员送到目的地,自己却死在方向盘上;那家被砸平的盲艺人,又拨响了呼唤生机的琴弦;那六十岁的外国老人刚被人救出就加入了救人的行列;那看守所的囚犯,在灾难中又重新检验了灵魂;还有抢险的战士、科学工作者、医生和精神病人,老人和儿童……所有的人们都在这特定的场合,用行动表现了自己的本质。这些又是发生在政治生活不正常的一九七六年夏,更有其特殊的意义。正如文中所说“那些美丽得令人伤心的东西,那些亲切得令人断肠的东西,那些坚硬得令人发抖的东西……一切属于人的品质都包容了。”
自然规律是无法抗拒的,但是人类却能逐步认识大自然,在同自然坚韧的抗争中生存,繁衍,发展,生生不息。作者重述往事,就是要告诉人们这一事实,同时也讲到了人与人、科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让人们回忆与思考。
作者多用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深刻的思想内容,还有大量史料和数据的引证,更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袁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