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夜游周庄古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3-24
第8版()
专栏:

夜游周庄古镇
朱慧玲
你知道明朝巨富沈万三吗?据说他有个聚宝盆,相传朱元璋建朝时他曾从聚宝盆中拿出使不完的金银财宝呈献给皇上修建南京……
这富有传奇色彩的巨富旧居,就在江苏昆山县城西南的周庄。
初春的一个黄昏,我和省电台的二位记者来到这座著名的古镇。不巧那天因整修电路暂停电,我们游览心切,在文化站老张的带领下,踏着月的碎光,沿着隐约可见的石板路漫游。这儿没有大城市的喧闹,静谧古朴便是它特有的风韵。
周庄有个特点:桥多,厅多,古楼多,目前最为人所知的双桥,这儿人叫“钥匙桥”,形如古代钥匙L型,其实是两座相连接的桥,这是江南一带少见的明朝建筑,为沈万三弟弟沈万四出钱建造的。
抬头望,桥两岸各有二座三层楼的桥楼,犹如龙凤相望,很有情趣。虽说低矮了点,可那飞檐雕栋下的垂花门,那隐隐透出烛光的蜊壳窗,使这小楼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从双桥下来朝南踱去,在窄小的石板街上看到一幢关闭着大门的住宅。
“这就是沈厅”,老张指着这座月色下的古建筑介绍说:“目前正在修葺,据说有七厅,从前水墙门到后厅七进厅占整个街面,厅里有小楼,楼楼相通,绕厅一周,厅内栋梁都雕龙刻凤,房内地板都是用宽二米、长约六米的整块木板铺成的”。可惜天色已晚,厅门已关,不能饱赏眼福。夜深入静,古镇沉入梦境,突然我们发现有个人影飘飘而出,不知什么时候站在我们的后面,回眸望,好一个美丽的脱凡少女,莫不是聊斋中的娇娜再现?当我们踱出石板路古镇南头,忽听一阵浪涛声扑面而来,急步而行,只见眼前豁然开朗,清澈的南湖渺茫一片,一轮明月与水相接,没想到古朴幽静的周庄还有如此一番开阔、可和杭州西湖媲美的胜境。老张说:“周庄有八景,这儿是八景之一,叫南湖秋月,夏冷冬暖,水流见底,是个避暑疗养的胜地。唐代诗人刘禹锡晚年也退居周庄,筑室于南湖之滨”。
那美丽的少女仍离我们不远,她倚栏凝眸远望,似也陶醉于眼前的佳景之中。
“啊,东方威尼斯——”。不知是谁一言抒发了我们心中描绘不出的感情,回头看去,原来是省电台的老万,他感叹说,以前只知苏州天堂美,却不知这儿的景更美。
“是啊,以前这儿交通不便,很少为人所知,今年底可从昆山直通车到这里。坐船也很方便。不久,会吸引更多的中外旅游者来此观光的。县里有个规划,想利用这儿地理优势和保存的许多明朝建筑,修建旅游区‘明朝一条街’,欢迎大家来投资”。
“好,好!”大家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老张喜形于色的对我们说:“这儿大多是渔民,现在他们生活富裕了,去年平均每人收入达一千二百元。当年的讨饭村如今家家盖起了新楼房……”
我们快步走回旅馆,只见那少女仍跟随我们,我忍不住发问,噢,才知她是上海工艺美术学校的学生,是个桂林姑娘,今天和同学写生到此,只知周庄美却不知其典故,正巧夜出散步碰见我们,她被周庄文化馆博学多才的老张的介绍吸引住了,故尾随我们而游。她嫣然一笑,对老张说:“明天我再随你们去沈厅,牛舌滩,听了解说游览就更有味了。”
当我们跨进旅馆,已是深夜十一点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