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王林选集》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3-24
第8版()
专栏:大地

《王林选集》序
吕正操
王林同志,一名弢,别署隽闻,河北衡水县人。幼年就读于北平今是中学,后考入青岛大学外文系。爱好创作,时常发表小说于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及《国闻周报》文艺栏,此二刊物,皆系沈从文先生主编。不久,又出版长篇小说《幽僻的陈庄》一书。
王林于创作之同时,即从事革命工作,京沪、平津,均有其足迹。曾参与一二九学生运动,继而入东北军学兵队,参加西安事变。
七七事变,抗日军兴,余率部回师北上,于安国初识王林,疑为田舍子弟,敦厚淳朴,童颜笑面,印象尤深。后得知他与孙志远早于北平相识;与黄敬于大学期间,为从事学运之同窗好友。因之余及黄敬、孙志远每与王林相聚,总是谈笑风生,别有情致。
王林组建冀中火线剧社,并任社长。自编、自导、自演,工作认真,不辞辛苦。于抗日宣传及平原文艺工作之开展,功效甚著。后又主编《冀中一日》一书,成为冀中一代文献,直至今日,仍为海内外有识者所珍视。
王林为人开朗,富有风趣。能接近群众,妇孺多识其名。从抗战至解放战争胜利,他始终在冀中坚持工作,誓与故土乡亲共存亡,不愧为冀中人民的好儿子。他长年累月走乡串户,熟悉地方风土,所知掌故最多,有冀中活字典、活地图之称。所著长篇小说《腹地》,反映冀中区军民,于敌寇“五一大扫荡”之时,艰苦卓绝战斗情景,真实生动,可歌可泣,富于史料价值,早已为评论家所称许。在文艺思想上,他坚持现实主义道路,推崇鲁迅先生,终生不渝。
现在,大家正写革命回忆录,方期借重他的笔墨,多传冀中抗战之史实。不幸于1984年7月2日,奄然遽逝。当年战友,闻之无不感伤。兹值他的小说戏剧选集即将出版,刘燕瑾同志索序于余。余不文,对他的全部文字生涯,不能作系统的评述,聊记梗概,作为对王林同志的纪念。
余又认为:此书虽系选集,非其全貌,然读者仍可从中窥见作者孜孜不倦,对文学事业所作之探索与追求;亦可窥见作者对民族解放事业,所表现的热诚之心。
1986年1月31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