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全国政协六届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大会 听取程子华关于外事工作情况报告、杨成武关于文史资料工作报告 委员们开始分组审议政协常委会的工作报告等文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3-25
第1版()
专栏:

全国政协六届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大会
听取程子华关于外事工作情况报告、杨成武关于文史资料工作报告
委员们开始分组审议政协常委会的工作报告等文件
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大会。
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澜涛主持了会议。
全国政协副主席程子华在会上作了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外事工作组关于外事工作情况的报告。他说,1983年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以来,随着我国对内搞活经济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政协的人民外交活动得到进一步开展。他说,三年来,全国政协共派出八个团,七十六人次,访问了八个国家,并与这些国家的友好组织建立了互访关系。应全国政协邀请,访问我国的有九个团,共一百零一人。这些活动,宣传了我国的成就和政协的作用,扩大了政协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政协的人民外交活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程子华说,几年来,人民政协外事活动的实践证明,寻求友谊,寻求知识,寻求和平,离不开各单位的团结协作,互相配合。要进一步开拓政协外事工作的新局面,仍然需要各方面人士参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今后,我们要加强调查研究,逐步扩大联系面;要采取多种形式,开辟多种渠道,积极开展人民外交活动;要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水平。他说,只要我们切切实实地按照中央的方针政策办事,扎扎实实地做好实际工作,我们的外事工作就一定能够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前进,就一定能够进一步开拓政协外事工作的新局面。
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成武在会上作了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关于文史资料工作和当前任务的报告。他说,政协文史资料工作自1959年周恩来同志倡导以来已有二十七年的历史。目前,全国各级政协绝大多数已建立了文史资料工作机构,工作队伍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级政协征集的文史资料已近五亿字;出版的《文史资料选辑》有二百余种,专题史料近百种。现在每年出版的文史书刊达百种左右。
他说,政协文史资料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它是当代人写当代事,是历史见证人亲历、亲见、亲闻的实录,具有翔实的资料性和可读性;同时还具有为统一战线服务的鲜明的政治性。为了配合重要的纪念活动和应民主党派的要求,全国政协与各有关党派和地方合作,及时编印了徐悲鸿、杨虎城、陈嘉庚、邓宝珊、邓演达、张治中、卫立煌、马叙伦、傅作义、黄炎培、李济深、邵力子等人和黄埔军校的专题史料或画册、文集。这些资料从各人不同的经历,展示了时代的风云,反映了他们爱国思想发展的历程,记录了国共两党两次合作和两次分裂的经验教训。这些专题资料,不但扩大了纪念活动的影响,而且向人们展示了这样一个信条:一个人,只要对国家民族做过好事,人民就不会忘记他,共产党就不会忘记他。
谈到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时,杨成武说,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应当服从于和服务于新时期的总任务总目标。他希望各方面切实做好史料的“抢救”工作。他说,1959年周恩来同志召集政协委员中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开座谈会,号召他们“把亲身经历记录下来传之后代。”许多同志响应周恩来同志的号召,提供了很有史料价值的回忆录史料,有的同志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来得及写。现在二十七年过去了,这些同志大都年届耄耋,史料“抢救”已是刻不容缓。我们热切吁请政协各位领导同志,各民主党派的领导同志,政协常委和委员中年事已高的同志,在健康状况允许的情况下,把自己所经历过的近代风云写出来。希望各级政协、各民主党派和我们一起,逐人落实这项工作。今天下午,出席会议的委员们分组审议全国政协常委会的工作报告等文件。(附图片)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全国政协委员审议六届政协常委会的工作报告。新华社记者 王传国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