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小路的艺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3-25
第8版()
专栏:

小路的艺术
张克
贵州有一个被誉为高原明珠的红枫湖,红枫湖有一个景色特别秀丽的将军湾,将军湾有一个钟乳石千姿百态的打渔洞,我们乘船在红枫湖上,去游将军湾,去看打渔洞,想不到在意料之外多得了一种美的享受。这是在从将军湾登陆到打渔洞口那条小路上获得的。
船向将军湾驶去时,我就很注意打渔洞那片山坡,可是并没有看到路。船靠岸了,抬脚上岸,踏上石阶,一条小路在脚前出现了。这时,也并没有引起注意,风景区嘛,前面又是好景点,路总是有的,何足为怪?多走几步,我才发现这条小路有些异样了。青一色的石板铺就顺着山势,婉曲延伸,自自然然。每一道石阶的高度不超过十五厘米,只消缓缓地抬步,登着挺舒服。走着走着,面前突然横着一块自然山石,路从一侧绕过去,或分成两股,把山石完整地包在中间。过了一段,又两片山石对出,成为峡道。又走着走着,路中间立着一株小灌木,有时还不是一株,而是丛生的两三株,或疏疏朗朗的三五株。有时路上留下的是一个老树桩,老树桩上长着生机勃勃的小树。有的大树桩是真的枯了,也被有意地留下来,截得和石阶一样平,成为石阶的一部分,象特意嵌在中间似的。我一边走一边想,太妙了!这岂不就是一个个山石盆景和树桩盆景么?
我在这条小路上来回走了几遍,越走脚步放得越慢,越走越发觉得这哪里是在走路!这是在展读一篇优美的散文,每读一遍都有新意;这是在吟咏一首抒情诗,每一句都韵味无穷;这是在展示一幅山石园林长卷,每一卷都变化多样。
“你走得太慢了,大家在洞口等你呢。”红枫湖管理处的老谢追回来喊了我几次。
我这才从一种意境中走出来,重新明白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
“老谢,你的这条小路修得真好!这不是修路,这是艺术创作。”
“你也这样认为呀。前些时,从北京来了一位建筑学教授,他在小路上拍了许多照片,他一边拍一边说:什么叫园林艺术?这就叫园林艺术!我要拿这些照片回去给学生们作教材。”
从打渔洞参观出来,我又把老谢请到这条小路上,要他现场讲讲,他们是怎么创作出这小路上的艺术的。
老谢说:“我这路是旅游区的步行小路,不能当作一般的路来修。既要有使用功能,又要有观赏功能。要看起来美,走起来舒服。要含蓄,路面要低,藏在自然地形之中,别暴露在地形之上,这样就不能有坎,所以刚才你在远处就看不见路。要依山就势,尽量保留路旁和路中间的自然山石和灌木丛,形成一个个山石盆景和树桩盆景。顺乎自然,蜿蜒曲折。大路是直中有曲,小路相反,要曲中有直,曲中求直,不作之字拐。要选用乡土材料,料石、石板都是本地取之不尽、为民间建筑大量采用的石材。”
原来这小路上的艺术还不是一般的艺术,而是一篇乡土艺术,一篇贵州特有的乡土艺术,它和贵州的自然风光结合得是那么默契、和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