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她从山乡来——访全国人大代表、归侨王美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3-28
第2版()
专栏:

她从山乡来
——访全国人大代表、归侨王美婵
刘智
王美婵,这是一个在鄂西北大山区叫得很响亮的名字。整整十六个年头,她把全身心交给了那里的人民,也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在湖北代表团住地,笔者访问了她。下面是她的谈话:
1956年8月中秋,我从泰国回来读书,当时只有十三岁。我的老家在广东潮州。1964年,我考进武汉医学院,1970年毕业分配到竹山县。竹山,你听这个名字就知道是山区。当时对我这种有“海外关系”的人,就是有意让你去最苦最穷的大山区,劳动改造嘛。记得我第一次看见那延绵不尽的大山时,心情是阴沉的,就和当时的政治气候一样。或许是“天高皇帝远”的缘故吧,山里的人们不讲什么“海外关系”。他们把我们这些来自大城市的大学生当作自己的亲人,问寒问暖,关怀备至。县、区、公社领导也给了许多照顾,给我们创造了发挥一技之长的条件。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为报知遇之恩,我们那时就下决心把青春献给山区人民。
竹山县是全国重点扶贫县,人均收入只有一百多元。山里人生病,是一件很要命的事情。有个老农民来找我看病,一量体温,四十摄氏度,可他带的钱还不够买一片安乃近的。有个九个月的婴儿患化脓性心包炎,一说要住院,他的父母很尴尬。面对这种情况,医生的职责不就是救死扶伤吗?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治病要紧。我们大家都这样,谁碰见了谁垫医疗费,吃、穿如果有困难,我们也包下来。有时做大手术,超出了我们所能承受的能力,就找民政部门帮帮忙。说到动手术,山区医院急诊常常是很紧张的。我们如果把病人往地区医院送,汽车要在凹凸不平的山路上跑八个小时。因此,我们尽可能就地抢救。连轴转下来,不亚于一场激烈的战斗。精力、体力、财力、物力,都要付出很多。但我常常想,山区人民给我们的比我们所奉献的不知要多多少倍。
我是一个主治医生,1980年被推上了县医院的领导岗位。当时我真是舍不得离开第一线,后来又转念一想,山区人民需要医生,可我一人纵有三头六臂也不行啊。假如能把县医院的一百多人组织好,发挥好作用,那将是一件造福竹山人民的大事。上任后,我们搞改革,实行以责任制为中心的全面承包,强调医院的主攻方向是社会效益,是服务质量。通过改革,医院的面貌发生了许多变化,服务态度好多了,医疗质量也提高了,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我们家除我以外,父母亲、哥哥、两个弟弟都在泰国。“文化大革命”一开始,他们就动员我出国。父亲前几年病故了,他是非常盼望看到我去泰国和全家团聚的。这几年,家里人经常回国探亲、观光,每次回来都动员我。当然,讲物质生活,国外的家是好得多。我在竹山,丈夫在武汉工作,两地分居了八年。一个人拖着两个小孩,生活有时比较艰难。但我认为,仅仅是物质上的富有并不是幸福,事业上追求、精神上的富有,才使人充实,使人心安。尽管有过风风雨雨,我仍在祖国的土地上找到了自己的理想和事业,我要为在我受难的时候温暖和抚爱过我的人民尽心竭力。家里一催再催,我的态度始终如一。我想,他们最终会理解我的。
我深深感到山区人才的缺乏,又深深体会到山区是知识分子大有作为的地方。我想在这次会上建议中央有关部门,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鼓励和促进知识分子到山区工作。现在人才流动有一种不大合理的趋势,就是人才少的往人才多的地方流,农村往城市流,山区往平原流,经济贫困地区往经济发达的地区流。另外,我还建议对山区的医院、学校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设施,国家应在财政上给予更多的扶持。
说起来蛮有意思,十六年前我们坐在去竹山的卡车上,是怕山、怨山,现在却是想山、爱山。在厚道的山里人中间,我好象鱼儿回到了大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