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汕头超声仪器研究所实行改革方向明 瞄准市场需要 多为生产着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3-28
第3版()
专栏:

汕头超声仪器研究所实行改革方向明
瞄准市场需要 多为生产着想
本报讯 记者张敏求报道:汕头超声仪器研究所在改革中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为生产服务。他们从科研选题开始,就瞄准市场需要,在研究过程中就考虑到工厂投产的方便。该所研制的多种超声仪器,质量好、信誉高,年产量占国内同类产品的70%。
汕头超声仪器研究所原来是个厂属研究所,七十年代初开始独立,成为专门研制工业超声检测仪器、医用超声诊断仪器和超声换能器的研究单位。为了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提高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最近几年来这个所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们在确定科研课题和制定科研计划之前,对整个超声行业的现状、技术水平以及产品品种进行了广泛调查,然后集中力量进行以满足市场需要、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为主要内容的产品研制工作。他们的主要目标是在短期内对我国现有的通用型超声仪器进行更新换代。这类产品量大面广,有很大的潜在市场,从1978年以来,已研制成功二十四项新产品,有二十三项获各级科技成果奖,其中六项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近三年来,他们研制成四种国内急需的超声波探伤仪,构成了新的系列,代替了老产品的十多个品种。这四种新产品经过鉴定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投产后深受用户欢迎,其中CTS—21获1983年全国优秀新产品金龙奖。
为了使研究所的成果顺利地转到工厂投产,研究所从研制开始就为转产作好准备,事先为工厂生产考虑一系列问题。过去成果鉴定时,往往只用试验样机作为鉴定样机,现在为了验证科研成果的稳定性和成批投产的可能性,除了试验样机之外,再制造十台供鉴定用的正式样机。这样,在成果鉴定时,新产品已经经受了小批量生产的考验。鉴定会之后,十台样机马上就可以转给用户使用。这样,改变了过去样机只能展览不能使用的局面,大大缩短了科研成果转变为生产力的时间。
鉴定会后,新产品的试产也采取了新的方式。由接产的工厂派出一个由技术骨干组成的接产小组到研究所来,与研究所的试生产人员一起装配,一起调试,一起分析试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研究所的试产人员对工厂接产小组的同志手把手地进行指导,随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工厂的同志对产品在设计、工艺等方面有意见,随时提出,两方面人员共同研究改进。通过生产实践,新产品的制造技术逐步转移到工厂的技术人员手中。过去新产品的试产到投产往往需用一年半到两年时间,现在采用了这种“试产—接产”方式后,几个月或半年后就可投产并形成批量生产能力。如CTS—22型仪器,1982年试产九十台,1983年即生产六百台,1984年生产一千二百台,创产值六百九十六万元,利润一百七十一万元。汕头超声仪器厂过去产品一度卖不出去,自从生产该所研制的新产品后,在国内市场竞争能力大增,1984年与1981年比,全厂产值增长118%,利润增长189%。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