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宝岛春泥催新蕾——广东体坛巡礼之四《南方日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3-28
第3版()
专栏:体育

宝岛春泥催新蕾
——广东体坛巡礼之四《南方日报》
记者 王政富 本报记者 黄振中
地处祖国南疆的宝岛——海南岛,近几年来体育运动水平不断提高,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引人注目的小选手。广东的同志们在谈到海南的成绩时,交口称赞培养这些体育新苗的园丁——一批不畏艰苦、勤勤恳恳的业余体校教练员。
掌握知识 尊重科学
海南行政区业余体校共有六名教练,大多数是体育院系毕业生,有全面的理论知识和较好的专业技术。他们根据各运动项目的不同特点,结合海南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重点地抓基础训练,有针对性地突破一些技术难关。在这支教练员队伍中,重视知识蔚然成风,有的人收集资料,建立档案;有的积极开展科研活动;有的认真撰写论文。与此同时,教练们还及时进行交流,把个人的经验变成大家的财富,有效地提高了教练员的水平。
海南岛体委的领导也十分重视业余体校教练员队伍的建设。他们在使用这些教练员的同时,还积极创造条件,帮助教练们提高理论水平,解决知识更新问题。体委在这方面舍得投资,派教练员到内地参观学习,参加各种形式的短训班。为了掌握各项运动的发展动态,获取最新信息,体校与大城市的科研机关、优秀运动队和学校建立了经常性联系,书信来往不断。
因陋就简 艰辛创业
海南的业余教练事业心强,他们在艰苦环境里意志坚定,从不计较条件。长期以来,海南的业余体校教练员都住在茅草房里,又潮又湿。说不苦,那不是真心话。可是,他们理解创业的艰辛,更懂得育苗的意义,对工作始终兢兢业业。
除生活条件差外,场地和器材也不甚理想。但是,强烈的责任感使他们发挥出智慧和才能,创造出许多办法来弥补条件的不足。海南行政区业余体校至今仍没有一个田径训练场。开始,他们在公路上训练,人称“马路天使”。近年来汽车多了,在公路上练危险,教练就采取“游击战术”,把队员带到几所中学的操场去练。
新枝吐蕾 海岛生辉
辛勤的耕耘,换来丰硕的收获。几年来,海南业余体校为国家输送了一批批高质量的体育苗子。
以举重为例,过去这个项目是海南的空白点,人称“处女地”。董德昌教练1981年来体校后,几年时间就培养出八名小队员,其中两人进入省体校,六人被送到省举重队,有四人成为举重运动健将。田径教练梁振琼培养的运动员在全国青运会上战胜所有对手,夺得男子标枪冠军。地处天涯海角的三亚市业余体校,教练刘昌培养出的苗子李海胜,一人在全国青运会上勇夺游泳三枚金牌。在海南岛,无论是万泉河畔的琼海,还是椰林风光的文昌,或者是胶林兴隆,都有宝岛春泥的芳香。
栽花靠园丁,育苗靠沃土。在培养人才和输送人才方面,海南岛之所以在广东,甚至在全国颇有名气,正是重视知识,狠抓基层教练员素质的结果。这对许多负责业余训练的领导同志,对负责省、市队以至更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的同志,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启发。愿宝岛的体育之花开得更鲜,更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